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是加強計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在新形勢下做好法制計量和民生計量工作的重要基礎。消費者計量意識作為誠信計量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在當前的計量工作中受到廣泛關注,為此,原上海市松江區質監局專門成立課題組,設計調查問卷,通過普通居民匿名填寫問卷的形式,征詢涉及民生領域的誠信計量工作的認知度和滿意度,為松江區誠信計量體系建設打下基礎。
一、問卷調查及現狀分析
此次調查問卷受訪者男女比例均衡,中青年為主,受教育程度良好,所生活的區域基本覆蓋了松江區各個街道和鎮,是當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主要力量,也是消費者誠信計量意識狀況的主要研究對象。調查問卷共發放200份,收回200份,為有效的調查問卷。問卷主體設計了10個與消費者誠信計量意識狀況有關的問題,下面就調查結果進行逐一分析:
1.當您在飯店、菜場、超市消費結算使用電子秤時,是否會留意電子秤有否經強制檢定?
A留意過 B未留意過
結果為92位受訪者選擇“留意過”(46%),108位受訪者選擇“未留意過”(54%)。說明部分居民法制計量意識的薄弱為攤販的缺斤短兩提供了可乘之機。由此可見,質監部門在這方面的宣傳和培訓工作還有待加強,群眾的誠信計量社會監督意識還需進一步提升。
2.您在集貿市場買菜時是否遇到過缺斤短兩的情況?
A是 B否 C不知道
結果為103位受訪者選擇“是”(51%),25位選擇“否”(13%),72位選擇“不知道”(36%)。說明大部分居民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缺斤短兩的情況,誠信缺失的問題在民生計量中日益凸顯。
3.您經常光顧的集貿市場是否安裝了自助式公平秤?
A是 B否 C不清楚
結果為104位受訪者選擇“是”(51%),29位選擇“否”(15%),67位選擇“不清楚”(34%)。自助式公平秤已經覆蓋了區內42家標準化集貿市場,總數達70臺。在實際應用中,一些市場的自助式公平秤因為管理不善或人為破壞,出現了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而廠家維修保養工作未能及時跟進,造成了部分自助式公平秤淪為擺設的現象。
4.您是否使用過自助式公平秤對購買的物品進行復秤?
A是 B否
C不知道如何操作
D公平秤損壞
結果為48位受訪者選擇“是”(24%),119位選擇“否”(59%),39位選擇“不知道如何操作”(15%),3位選擇“公平秤損壞”(2%)。大部分受訪者都選擇不進行復秤,除了公平秤損壞無法復秤外,還有以下因素:(1)受訪者大多為上班族,在集貿市場買菜時間并不充裕,無暇復秤;(2)自助式公平秤大多安裝在水產攤位附近,如購買蔬菜、肉類等產品不便于復秤;(3)購買水產后,攤販一旦將其宰殺就無法復秤。
5.如果遇到缺斤短兩的情況您會如何應對?
A自認倒霉
B和商家理論
C拍照取證
D向市場管理方投訴
E撥打12345或12365進行投訴
結果為52位受訪者選擇“自認倒霉”(26%),91位選擇“和商家理論”(45.50%),10位選擇“拍照取證”(5%),30位選擇“向管理方投訴”(15%),22位選擇“12345或12365投訴”(11%)。具體分析見題7。
6.在加油站加油時是否遇到過加油機不準的情況?
A是 B否 C不知道
結果為34位受訪者選擇“是”(17%),67位選擇“否”(34%),96位選擇“不知道”(49%)。松江現有70家加油站,除3家加油站隸屬于兩家民營企業外,其他加油站都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區計量所每年兩次對各加油站的加油機進行校準,各加油站每個月定期進行自校,保證加油槍的誤差在?3‰(規定范圍)之內。結合近年來加油機不準的投訴舉報來看,雖然認為加油機計量不準的投訴案時有發生,但是經區局工作人員和計量所檢測人員的現場核查和檢測后,并未發現有加油機作弊的情況和加油機超過允許誤差范圍的情況發生。
7.如果遇到您認為加油機不準的情況會如何應對?
A自認倒霉
B向加油站投訴
C向汽車生產廠家咨詢
D撥打12345或12365進行投訴
結果為38位受訪者選擇“自認倒霉”(19%),108位選擇“向加油站投訴”(54%),7位選擇“向汽車廠商咨詢”(3.50%),51位選擇“12345或12365投訴”(25.50%)。
綜合第5、7題,在消費者遇到可能計量不準的情況時,選擇“自認倒霉”的不在少數,但大多數人都會“和商家理論”或“向加油站投訴”,說明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正在不斷提升,撥打市民投訴熱線等方式是消費者和商戶發生糾紛無法協商解決時的重要投訴途徑,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堅實后盾。
8.您認為下列哪些計量器具屬于強制檢定計量器具?
A貿易結算用電子秤
B安全防護用壓力表
C血壓計、心/腦電圖儀
D水表、電能表、燃氣表
E驗配眼鏡時所用驗光儀等
以上選項均屬于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有42位受訪者全選(21%)。其他選A的占64.50%,選B的占59.50%,選C的占42.50%,選D的占61.50%,選E的占38%。這些計量器具都是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計量設備,但是只有約1/5的受訪者知道這些計量器具都應該強制檢定,說明質監部門在法制計量方面的宣傳還有待加強,計量知識培訓教育應該“進社區”、“進校區”、“進廠區”,讓更多的市民了解計量在產品質量和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9.對于公示誠信計量承諾示范的商家,您認為:
A比未公示的商家更講誠信
B是否公示都一樣
C不清楚
結果為128位受訪者選擇“比未公示商家更誠信”(64%),36位選擇“是否公示都一樣”(18%),36位選擇“不清楚”(18%)。說明大多數居民相信“公示承諾示范”的商家更誠信,這就要求每個公示的商戶真正做到誠信經營、承諾示范,只有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才能讓公示制度真正起到促進商戶自律、推動誠信建設的作用。
10.您認為我區對于誠信計量的投訴舉報渠道是否暢通?
A投訴處理及時、結果滿意
B投訴未受理或結果不滿意
C無處投訴
D從未投訴過
結果為54位受訪者選擇“處理及時、結果滿意”(27%),11位選擇“未受理或不滿意”(6%),10位選擇“無處投訴”(5%),122位選擇“從未投訴過”(62%)。隨著全市社會監督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居民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12345、12365等投訴熱線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熟知。區局計量科在接到相關投訴后第一時間聯系投訴人了解詳情,并盡快安排人員前往現場核實,做到科學高效、公平公開、妥善處理。
二、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1.法制意識仍薄弱,宣傳教育待加強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大致看出,在消費者察覺自身利益可能受損時,會采取理論或投訴等方式,設法挽回經濟損失,但對于一些可能造成利益損失的隱患則敏感度不高,應提高公民法制意識。
提高公民法律素質,宣傳教育是基礎。只有不斷推進社區宣傳、緊緊依靠學校教育、著力鞏固職業培訓,才能促使公民法制意識的提升。社區是法制宣傳的主要載體,也是接收各方信息的“集散地”。近年來, 每逢質量月、3?15、5?20等重大紀念日, 質監部門都會組織或參與社區大型宣傳服務活動,宣傳計量知識、為社區居民提供咨詢、開展免費校驗血壓計等惠民服務, 在造福一方居民的同時, 使廣大消費者能自覺提升計量法制意識, 維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學校是每個公民從小接受系統法制教育的“根據地”,把法制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科學安排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的不同比例, 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組織學生參加法治實踐活動, 幫助他們了解法治的歷史和現狀, 增強使命感,從小樹立法制觀念。企業單位是社會法律意識持續提高的“主陣地”。分行業、分層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培訓,將企業法人、質量負責人等重點對象的學法用法培訓規范化、制度化。牢固樹立誠信經營意識,通過專題宣傳、崗位培訓、職業教育等形式,使每位企業員工知法、懂法、守法,以誠信為本,發揮好群眾監督的作用。
2.誠信體系未健全,監管合力需發揮
雖然全區質量誠信環境不斷優化, 但各級政府在企業質量信用方面的試點工作才剛剛開始,質監部門沒有推動建立誠信查詢體系, 公眾想要獲取準確的企業信息難度較大。正是由于質量失信懲戒的社會氛圍沒有形成,計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尚未建立,才使違法企業得以有生存空間。在誠信計量相關職能部門間形成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有關檢查和考核評估的結果,做到互通有無、齊抓共管,起到事半功倍、綜合治理的效果。例如將集貿市場電子秤檢定、作弊秤查處、公平秤管理等事項納入區商旅委星級菜場評比, 與相應的處罰和獎勵掛鉤;對于醫療機構特別是民營醫院、私人診所的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情況,與區衛計委開展聯合檢查,督促各級醫院規范管理。
建立實施計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并納入社會征信體系,對違反計量法律法規、實施計量作弊行為的經營者, 列入黑名單并定期向社會發布。同時,實行重點監管,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計量違法行為及時向社會曝光, 增加其失信成本, 引導和加強社會輿論監督, 實現對其他企業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不斷增強全社會的誠信計量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