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探討】德州計量所能源計量經驗談

發布時間:2015-06-30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網 瀏覽:2165

一、落實法律、法規和各項文件的要求,使能源計量成為企業的自主行為

    《節約能源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能單位應當加強能源計量管理,按照規定配備和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能源計量器具。”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提出了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的具體技術要求。山東省德州市計量檢定測試所成立節能降耗計量服務隊,應用《山東省重點用能企業能源計量信息平臺》,指導全市近26家重點用能企業按照GB17167-2006的要求,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幫助企業建立健全計量檢測體系,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對計量數據的自動采集、統計、分析。
    在工作中發現,大企業能夠配齊能源計量器具,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實行計量檢定。例如,我市的萊鋼永鋒集團牢固樹立“數據是企業管理的靈魂、計量是節能降耗的基礎”的能源計量管理理念,建立了能源計量信息網絡系統,實現了對進出企業物料及生產過程消耗的水、電、氣、蒸汽、煤、焦炭等能源的信息化、實時監控,指導生產運行和能源管理。
    而一些中、小企業片面地認為計量器具投入費用較大,但其產出卻不容易看見。對于這種情況,一方面對企業宣傳國家的計量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通過典型事例幫企業算好經濟賬,讓企業在實踐中嘗到能源計量的甜頭,由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使能源計量工作成為企業的自主行為。例如:我市某液化氣公司原來使用機械式地秤,后經我所指導改用電腦式自動充裝衡器,不僅提高了效率和準確度,還避免了操作過程中不必要的損耗。粗略估計,新計量器具使用半年就收回了投入成本,企業明顯感受到了精確計量帶來的效益。
   

二、加快能源計量檢定平臺建設,提升能源計量技術支撐能力

    圍繞全市能源計量工作需要,我所首先依據GB17167-2006的要求,對配備的能源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能力進行清理,確保量值溯源的準確、可靠。其次,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增加了多功能和在線檢測的檢定/校準裝置,上門為企業的在線計量設備進行現場檢測,使企業在不停工和不停產的情況下完成檢測,保證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節能效益。2009年以來,全所投入設備購置資金200余萬元,建立檢衡車、流量計、煤氣表、電能表等能源計量器具檢定方面的計量標準16項,并成立了城市供熱計量公正行,已基本滿足當地能源計量檢定/校準工作的需要。2011年,我所爭取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國家城市能源計量技術中心(山東)”在德州建立大流量、大壓力、超臨界能源計量器具的計量分中心。分中心職能定位于以市場為導向,以工程計量為重點,以公正計量為載體(定位),通過技術機構和信息化網絡兩個平臺,建立水、電、氣、熱、煤、油公正計量和節能計量兩個體系,推動城市的節能計量健康發展,為全市能源計量技術與管理需求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三、依靠自身優勢,大力開拓能源計量服務市場

    國家下發文件,要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節能服務產業,并在稅收、財政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所以首先應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尋求突破。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國家支持,企業歡迎,社會認可。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行必將產生大量的能源公正計量需求,加上目前社會上已經存在的大宗能源結算的公正計量需求,能源計量服務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長期以來,計量技術機構習慣于把目光放在法定計量檢定業務上,忽視了社會和企業對計量服務的需求,而這才是未來計量技術機構發展的潛力所在。在當前節能降耗增效的形勢下,企業存在實實在在的能源計量需求。我所在履行好法定職責的同時,加大工作力度,積極開拓外部服務市場。針對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公正這個廣闊的市場,加強與先進地市的交流與合作。
    其次,加強對能源計量的指導和信息服務,為用能企業提供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選型、檢定/校準、測試、控制以及人員培訓、計量標準的建立等一條龍服務。組織能源計量和節能監測方面的培訓學習,推廣先進的能源計量技術,提高能源計量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水平。將企業能源計量工作的重心從單純地注重對器具的計量管理向更加注重計量工作的結果、注重計量數據的準確性方面延伸。促進企業運用計量數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此提升企業節能減排的技術水平。
    在為企業服務中我所深刻認識到,能源計量、節能減排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是能源計量、節能減排任務的擔當者、執行者和落實者;技術機構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能源計量技術服務,是服務者和協助者,絕不能位置顛倒、越俎代庖。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從經濟和社會效益上對企業的能源計量、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引導。而技術機構要強化自身的能力建設為企業做好服務,做好節能參謀,為企業提供能源計量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并由單一的檢定機構向能源計量服務的綜合供應商轉變,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閱雜志 訂閱雜志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