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技術】江蘇氣體能源計量取得成效

發布時間:2015-06-30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網 瀏覽:2230

    為推進氣體能源計量工作,在國家質檢總局、江蘇省質監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省局計劃處、計量處等處室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由鎮江市計量所負責籌建了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氣體流量計量檢測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中心建設作為江蘇省質監局“十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于2004年12月通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驗收考核,2005年4月獲得省質監局授權,依法開展氣體流量計強制檢定、仲裁檢定、委托檢定、校準檢測工作。為實現將氣體流量計量實驗室建成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專業計量實驗室的目標,中心通過科學制定發展戰略和規劃,完善測量、分析和改進手段,不斷提高價值創造過程的有效性,開展卓越績效管理,通過近五年的發展,為提高氣體能源計量工作的有效性,服務低碳經濟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一、為重點能源計量項目提供技術保障

    “十五”期間,為配合國家“西氣東輸”重點工程,加強燃氣、蒸汽流量貿易結算的法制計量管理,中心成立以來共檢測25mm以上的中大口徑氣體流量計12000臺(件),服務范圍由江蘇延伸到安徽、浙江、河南、廣東、福建、天津、上海、北京、湖北、內蒙古、甘肅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檢流量儀表涉及的年貿易結算額達760億元,尤其近年來為國務院能源戰略中“川氣東送”、煤層氣新能源開發企業和北京奧運會項目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之中的氣體流量計進行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持,同時與相關企業合作提高其能源計量管理水平。
   

二、減少能源不當消耗,增加企業效益

    目前,我省的氣體能源行業的計量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仍存在大量能源計量儀表配備不合理、未定期校驗,檢測數據誤差偏離大、計量數據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監測數據滯后等一系列問題,這一現實和時代的要求相差很大。缺乏科學可靠的計量檢測與監測手段已經嚴重制約了節能與低碳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粗略估計每年導致的能源浪費為60億元,占實用氣體能源總量的4%以上;能源計量器具不當配置導致的直接損失超過2億元。為此,我省氣體能源相關產業急需獲得專業水平的能源計量技術服務,全面提升氣體能源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改進用能方式,有效監控能源利用的主要環節,減少能源不當消耗,增加企業效益。中心近年來在以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由于能源計量器具的準確度低、安裝配備不合理,導致天然氣和熱力蒸汽的貿易計量矛盾頻發。2005年以來,中心就參與處理72起貿易爭端,爭端貿易額達19.5億元。
   

三、節能減排監控的重要手段

    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是當前的熱點話題。怎樣才能做到節能減排?關鍵是要有一雙能夠發現能耗上升或下降、排污加大或減輕的“眼睛”??各種計量器具的應用,可以摸清企業家底,進而找到能耗居高不下、污染排放過大的根源,然后有的放矢地制定技改措施,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為企業發展注入“綠色”內涵。中心為管好能源計量器具,注重加強與氣體流量儀表集團用戶的交流聯系,通過邀請香港中華煤氣集團與深圳港華燃氣投資公司高管人員到中心考察等方式,加強與上述公司的協作。近年來,中心還與中油管道系統及“西氣東輸”江蘇運行科和“西氣東輸”蘇浙滬管理處,國內港華燃氣、新奧燃氣、華潤燃氣等燃氣集團建立了較為緊密的技術合作聯系,這將對提高這些企業能源計量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性與促進節能降耗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推動氣體能源計量新方式,服務低碳經濟發展

    歐美發達國家已普遍采用能量計量方式,天然氣、蒸汽、熱水的能量計量均有相關的國際標準化文件可以執行。因此,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和入世,在我國能源貿易計量中實行能量計量是大勢所趨。
    由于貿易結算實現熱值計量所需的儀表在貿易交接節點已經普遍配置,因此,中心加強建設天然氣、石油裂解氣、蒸汽等氣體能源質量標準參數中與能量計量相關的品質分析評價能力。主要是建成天然氣組分分析系統、蒸汽供熱品質分析系統等。這些系統的建成,促進了我國氣體能源計量方案致力于引進和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氣體能源計量技術,發展我國氣體能源計量和能效評價相關的計量儀表、計量技術標準、品質分析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方案與標準的研究、制定和鑒定工作。同時推行氣體能源計量工作,還將推動氣體能源類計量器具自身節能新技術的開發、研究、示范和推廣,促進能源計量器具自身節能技術的創新與進步,將為低碳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五、帶動相關產業在低碳經濟時代的發展

    根據國家發改委和中科院有關報告,未來20年天然氣需求增長速度將明顯超過煤炭和石油。到2010年,天然氣在能源需求總量中所占比重從1998年的2.1%增加到6%。2011年~2020年,使用量將年增7%以上,到2020年將進一步增至10%,屆時天然氣需求量估計將達到2037億立方米。目前,我國天然氣傳送計量技術和科學利用水平總體較低,先進低損的長輸管線與低質高損的城市供輸管網并存,天然氣的供損計量差達到10%左右,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3%的平均水平,同時我國燃氣能效評價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燃氣空調、燃氣發動機等燃氣設備的能效評價工作缺少權威機構的技術支撐;氣體能源在傳輸、分配、使用等方面有大量計量問題需要解決。從2010年起,中心先后接到多個耗能大戶提出的碳排放方面的計量技術需求。這些外向型企業在產品外銷歐美的過程中,客戶提出要將產品價格與生產過程中的能源使用狀況和“碳排放”量掛鉤,甚至決定訂單數量。這對于計量機構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現實要求。
    中心在近年發展中不斷提升能力,已經建立了由在編科技隊伍和外聘專家組成的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目前已建成華東地區準確度最高的2000L鐘罩標準裝置、國內質監系統口徑最大的400mm口徑音速噴嘴標準裝置。同時正在建設壓縮天然氣加氣設備檢定裝置、流量儀表耐壓試驗裝置和車載移動式氣體流量儀表現場標定裝置。并獲得了省質監局的授權,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同時多次赴福建、山東、浙江、上海的計量技術機構以及本省的大型重點耗能企業進行能源計量工作現狀的調研,初步確定了氣體能源計量與能效評價的技術方案,并與江蘇大學、浙江大學合作開展了氣體能源計量檢測與能效評價的前期研究工作,已取得一些技術成果。
    目前,中心正致力于氣體能源計量工作中關鍵計量技術問題的解決,將能夠為我國3500多家提供熱力蒸汽的熱電聯產企業和800多家提供天然氣的城市燃氣企業所使用的近20萬只能源計量儀表進行準確校驗;通過實施先進的能源計量檢測工程,可以幫助熱電聯產企業將供熱損耗從現在的平均8%下降到接近歐美平均水平3%方向努力;幫助城市燃氣企業將供氣損耗從現在的4%以上向歐美2%的水平努力。
    在當前和今后的“低碳經濟”時代,圍繞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控制,人類經濟社會的進步將迎來全新發展方式的時代,“低碳經濟”數據如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排量,碳排放交易、碳關稅的技術等都需要以氣體流量技術為主體的能源計量技術作支撐。我們的氣體能源計量工作在碳經濟時代一定將更加重要,只要我們努力,也一定會更有作為。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