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技術】加強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建設 為低碳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發布時間:2015-06-29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網 瀏覽:2215

    近30年的經濟粗放式增長走的是一條高增長、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經濟”道路,帶來的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日益加大。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升技術含量,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我國應對資源、能源瓶頸和環境約束的理智選擇,也是新興低碳經濟的基本要求。從人均碳排放量來看,中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達到5噸多,已經超過世界人均水平。而同為發展中大國的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為1噸多,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從GDP帶來的碳排放看,中國用比美國更高的碳排放量,只帶來了美國三分之一的GDP;用比日本高出6倍的碳排放量,只帶來和日本差不多的GDP。
    我國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中國政府已鄭重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我國在提出上述目標的同時,還提出要把綠色發展作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
    低碳經濟是人類應對國際社會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發展方式和經濟形態,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優環境為基本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即通過低碳技術和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優化能源結構,節約能源,提高能效,開發低碳產品,從根本上轉變生產、消費和生存觀念。低碳經濟的起因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能源約束,二是氣候變化。低碳經濟是未來生態文明社會的游戲規則,必將深刻影響當今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對中國而言,低碳經濟不僅是生存之術,更是發展之道,既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因,又是經濟方式轉變的方向。
    與相關方面提出的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相比較,低碳經濟具有很強的內在一致性,各自發展目標是一致的。生態經濟的核心是實現經濟和自然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是物質的循環,使各種物質循環利用起來,以提高資源效率和環境效率。綠色經濟強調以人為本,以發展經濟、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為核心,保障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促使社會系統公平運行。低碳經濟的核心是低碳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創新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轉變。其中,低碳經濟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具有定量化特點(需要大量計量活動)的經濟形態,能夠通過對終端排放的控制,達到對經濟體系運行各個環節監測、配置和優化的目標。
    在低碳經濟中,政府又增加了兩種市場經濟調節手段:碳稅和碳交易。碳稅的征收更多采用根據煤炭、天然氣和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測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需要計量化石燃料的用量,進而得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再乘以固定的稅率而得到碳稅。低碳經濟把氣候變化這一科學問題、減少排放這一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問題緊密結合起來,用碳稅和碳交易市場機制來解決這個科學、技術和經濟綜合問題。因此,碳稅和碳交易需要建立像“稅控加油機”一樣的計量體系。
    目前存在的問題:(1)各個地市的能源消費總量與全省數據不一致,各個省的能源消費總量與全國數據不一致。(2)“節能并不減排、減排并不節能”及“漂碳”的客觀事實與節能減排減碳政策上的不完善等,很大程度制約了企業在產業鏈上進行產品創新與發展,也易造成領導及企業家決策上的錯誤,如發展應用了不是真正的節能、減排、減碳的技術及產品,將造成損失,影響低碳經濟發展和低碳城市建設。因此,低碳經濟急需建立節能減排的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加強能力建設,提供機構和人員保障。
    正在籌建的各省“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是以各省計量院為依托,以計量技術手段為基礎,結合現代高科技網絡技術,在保證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結果準確可靠的同時,建立全省能源計量數據采集、分析、監管制度,構建以中心城市為重點的各行業用能單位以及列入各省重點耗能企業的煤、油、水、電、氣等主要能源的能耗計量數據的實時采集、綜合分析和有效應用,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實施能源管理及單位GDP能耗統計、節能減排目標考核評價提供權威、統一的能源計量數據。同時,也為低碳經濟指標體系提供數據支持。與計量緊密相關的低碳指標如下:化石能源占總能源比例;潔凈能源占總能源比例;化石能源消耗總量;煤炭在能源消耗結構中的占比;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的占比;萬元GDP碳排量;碳排放總量;人均碳排量(碳足跡);能源強度;碳強度;碳排放累進稅制;低碳產品標準;碳交易市場等。這些指標因能提供權威、統一的能源計量數據而成為碳排放基礎數據平臺,進而為低碳環保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碳排放評價(碳足跡評估標準)實施過程中,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應當依據碳足跡評估標準,對重點產品碳排放進行評價,進而成為重點產品碳排放的評價中心。為了保證碳計量的量值(標準)統一,重點產品碳排放評價市場不應放開,應由政府指定的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來評價,并由國家質檢總局頒布重點產品目錄(類似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碳排放的評價中心工作研究的內容:(1)國際通用碳計量、碳認證方法;(2)適合中國國情的碳計量、碳認證方法;(3)化石燃料燃燒的CO2排放量計算方法;(4)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方法等。
    近期我國能源消耗急劇反彈的事實和低碳經濟的要求,都說明建立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