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推進,能源計量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目前,涉及能源計量的法律法規有《計量法》和《節約能源法》,行政法規和技術法規100多件。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能源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發布實施了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等一系列能源計量技術標準,規定用能單位必須建立能源計量體系,對用能單位的計量行為、能源計量的監督管理、計量技術機構的能源計量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部分省市相繼建立了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著力構建能源計量技術體系,加強能源計量技術攻關,推進能源測試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以節能降耗為中心的精準能源計量管理體系,依靠科學的能源計量,為節能減排提供技術保障。
一、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的重要意義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能源計量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日趨明顯。但是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社會和企業對能源計量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能源計量工作與政府節能管理結合不夠緊密,缺乏配套支持政策;能源計量技術水平較弱,不適應社會和企業節能工作發展的需要?!笆晃濉逼陂g,我國確定了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節能目標;“十二五”規劃綱要繼續堅持深入貫徹節能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指導思想?!笆濉睂δ茉垂ぷ魈岢隽烁叩囊?,對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為能源技術的發展奠定“先行”的計量技術基礎;二是為用能單位及用能設備的用能完善程度評價提供科學公允的保證;三是為社會、企業、能源用戶的合理配給、正確厘定、公平交易提供計量技術條件;四是為政府制定節能政策和節能宏觀控制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科學的依據。通過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提升能源計量整體技術水平,把提高能源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基礎性工作抓實做好,促進節能工作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促進節能工作持續發展的對策措施
目前,一些省市已建立了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主要承擔四大任務:一是開展能源計量數據采集、監測;二是開展能源計量技術研究、能效測試、用能產品能效評價和能源計量評價;三是接受委托開展能源審計、能源平衡測試;四是積極探索能源計量數據管理和應用的有效途徑,向社會提供能源計量技術服務,為節能減排提供計量技術保障。
建設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是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的良好契機。全面開展能源計量技術體系建設,在能源管理和能源計量檢測工作方面探索新方法、新路子,提高能源計量技術水平,夯實能源活動基礎,有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科學化和規范化管理,為政府節能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認真分析建設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的任務要求,建立和實施能源計量技術體系應當從四個方面入手:
1.建設能源計量數據的公共平臺
在現代化工業領域,能源計量是現場工業計量的一部分,不僅具有溯源性、準確性、可靠性等基本屬性,還具有活躍性、動態性、實時性等特點。能源計量不僅是生產的“眼睛”,更是一個“標尺”,計量數據直接指導或控制著生產,已成為生產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目前能源計量調研的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水平較低,與國家標準GB17167-2006的要求差距較大;企業內部能源計量數據的管理和應用較差,將計量數據作為能源管理的基礎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節能改進的很少。這些都直接導致企業能源數據模糊,不能客觀地反映實際耗能情況。
在政府節能管理方面,從宏觀角度來看,國家能源行政管理部門較多,協調機制不健全,對能源計量的基礎性工作不夠重視,能源計量數據得不到充分應用,能源統計數據大部分通過估算得來,并不能追溯到能源計量數據,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和足夠的真實性,致使政府部門對能耗的監測及管理工作難以落實。
以建設能源計量數據公共平臺為基礎,規范用能單位特別是重點耗能單位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行為,明確對水、電、煤、氣(汽)、油等能源的計量標準,分別面向企業和政府部門分類分行業構建能源計量數據系統,建立能源計量數據監測、采集、統計和分析系統,保證能源計量數據客觀、真實、準確,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可靠、科學的依據。同時通過數據平臺的建設,促進用能單位進一步落實法律法規對能源計量的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器具,科學使用能源計量數據,提高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和技術水平,以滿足能源管理的需要。
2.建設能源計量檢測及節能降耗的服務平臺
建立、完善和不斷發展能源計量技術體系,能源計量檢測及節能降耗服務平臺是一項重要內容。能源計量是關于能源量及能源使用程度的計量,涉及面廣,技術內容豐富。能源計量的能源量不僅是計量器具的量值,還包括系統、設備、過程的用能量,能源使用程度可以是用能設備效率、能源產品載能量,生產過程(產品)能耗、系統(單元)的能效等。
目前,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主要在各省(市)計量技術機構基礎上建設。長期以來,計量技術機構建立的檢測標準主要是針對計量器具的靜態檢測,缺乏在線動態檢測標準,普遍沒有開展能源效率的測試工作。社會上能源中介服務機構眾多,但大多數機構缺乏能源計量基本知識,不具備能源檢測技術服務的能力。因此必須規范能源服務,提高能源計量技術水平,健康發展能源服務體系。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通過建設能源計量檢測及節能降耗的技術服務平臺,集中整合相關技術力量,提升技術服務能力,保證能源計量技術體系的有效運行。能源計量服務平臺可以從能源技術服務和能源咨詢服務兩個方面開展工作:能源技術服務工作主要包括能源計量器具的檢測校準、能平衡(電平衡、熱平衡、水平衡)測試、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測試、能源物質(產品)質檢和理化分析以及節能產品和技術的檢測等;能源咨詢服務工作應當涉及政府要求的各項能源管理內容,如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核、清潔生產審核、節能評估、能源合同管理、能源管理體系等的咨詢服務。
通過一系列能源技術服務能力的建設,實現實時監控公共場所、企業能耗,對節能設備、節能技術及新能源的應用進行能源效能計量評價、檢測,準確測量節能減排數據,這樣不僅有利于降低企業投入,提高產品質量,改善投資環境,而且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政府有關部門實時掌控能源利用狀況,節約資源,改善環境,保證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確保節能的科學性、經濟性和可持續性。
3.建設能源計量技術研究和成果的轉化平臺
目前,我國能源計量測試工作基礎薄弱,技術體系不完善,能源計量在推進的過程中遇到了較多具體的技術問題,比如能效測試標準和數據的可靠性,系統能效評估的方法和合理性,高電壓(大直流)電能、水、氣(汽)等的在線測量,燃料(天然氣、新能源)的品質和數量的計量等,檢測裝備、方法基本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現場快速檢測和在線計量檢測技術急需研發,更加實用、科學的檢測方法和標準急需研究,更高準確度的計量檢測裝備和方法急需研究和引進,這些問題已經成為能源領域發展的瓶頸問題,直接阻礙了能源戰略的進程。因此,必須發揮科學計量的綜合優勢,建設能源計量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平臺,建立完善能源計量技術體系,為我國能源事業發展提供全面的計量技術保證。
能源計量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平臺的建設目標為突出計量技術優勢,鞏固、提高傳統能源計量標準,發展綜合評價、測試項目,著重滿足當前能源管理發展的急需,并形成能源計量技術保障體系。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具有轄區地域和計量領域優勢,通過建設能源計量技術研究和轉化平臺,可以有效整合院校、研究機構、企業等的各種有利的、分散的相關計量資源,加強與省內外相關機構的合作,研究能源計量標準裝置和能效測試技術標準,開展能源計量測試方法的科學研究,引進和研發先進的能源計量測試技術,著力開展社會和企業急需的能源檢測技術工作,不斷提升能源計量測試技術能力。建設能源計量測試成果的工程化技術開發源和擴散源,向相關領域和行業提供科研成果、新產品、成熟配套的新技術,促進能源管理的科技進步,為節能減排工作,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服務。
4.建設能源計量檢測人才的培養平臺
能源計量是計量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具有專業性、技術性、實用性強等特點,不僅要求計量人員有較扎實的計量專業理論知識,更要求其具備實際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節約能源法》等法律法規中對能源計量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嚴格落實上崗培訓的規定。目前,能源計量技術服務人員配備不足,缺乏相應的計量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綜合素質較差,難以適應能源管理和技術的要求。建設能源計量檢測人才的培養平臺,將有力帶動能源計量人員隊伍的建設和發展。通過整合計量技術力量,以技術服務和科技研發帶動計量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專業計量人員的潛力,開發人才資源,建立健全全省能源計量測試和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機制,提高能源檢測工作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逐步提高全社會計量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計量檢定人員技術行政的能力。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