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情況下,又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要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10%。這對各地節能減排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準確計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節能減排的技術基礎
節能減排,首先要量化能源和污染物,準確計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能源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能源的科學管理,離不開計量基礎工作。能源計量就是通過在企業配備經檢定合格的能源計量器具,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準確率,加強能源數據的采集、分析和利用,對企業耗能情況進行定期和適時的檢查監測,為企業節能增效、為政府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提供科學準確的依據。
能源計量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工業生產領域,從原材料采集、運輸、物料交接、生產過程控制到成品出廠,都需要通過測量數據控制能源的使用。嚴格的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在發達國家,通過能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直接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各行業都不惜把大量資金投入計量領域,以期獲得高額經濟回報。
在我國,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能源消耗總量較大的行業一直非常重視企業能源計量工作,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企業能源計量體制,跟蹤國際能源計量技術的發展,也總結出一些適合我國國情和行業特點的管理經驗。
計量是量化管理的關鍵,是經濟活動中量化的“標尺”、工業的“眼睛”,更是能源統計的基礎。沒有計量的支撐,量化管理無從談起,能源統計數據的真實性難以保證,國家相關用能指標和評價體系無法構建,能源的科學決策、宏觀調控都成無源之水。
通過準確的計量,一方面為企業做到“三個保證”提供必要的先決條件,即保證能源統計報表的數據準確;保證能源單耗的可比性、受控性和合理性;保證能耗定額的有效執行與合理獎懲。另一方面依靠準確可靠的計量數據,可避免“煤糊涂”、“電糊涂”、“油糊涂”等問題的產生,切實保證能源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因此,強化能源計量,在保證能源數據客觀、準確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各級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將有助于節能減排任務的順利完成,推動社會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二、加強能源計量數據管理是確保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科學準確的重要基礎
為了加大節能監督管理力度,國務院在《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中明確提出“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瓕嵭泄澞芄ぷ鲉栘熤?。”2007年6月3日,國務院在《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又進一步強調“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薄敖⒑屯晟乒澞軠p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⒉⑼晟颇旰哪苋f噸標準煤以上企業能耗統計數據網上直報系統。加強能源統計巡查,對能源統計數據進行監測?!?BR> 建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是加大節能監督管理力度的重要舉措,三大體系中指標體系是基礎。指標體系即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能耗數據的質量,只有權威、準確、可靠的各項能耗數據,才能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節能降耗工作的進展,全面、真實地反映全國、各地區以及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目前,各級政府對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的考核所采用的統計數據都來源于各用能單位自報數據,其隨意性大、準確性差、無法客觀地反映各行業能耗的實際情況已是不爭的事實,已成為困擾政府部門對能耗的監測及管理的瓶頸,如果這些狀況不及時扭轉,將會對節能減排總體目標的實現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管理依靠數據,數據源于計量”。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聯合制定下發的《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意見》(國質檢量聯[2005]247號)指出:“能源計量工作是企業加強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是企業貫徹執行國家節能法規、政策、標準,合理用能,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是國家依法實施節能監督管理,評價企業能源利用狀況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對于減少能源消耗、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能源數據是能源計量的產品,產品的質量就是數據的準確、及時,加強能源數據管理就是要確保節能減排措施落實到位的最關鍵的技術基礎工作。
三、科學先進的計量技術是確保能源計量數據質量的重要手段
客觀真實、準確可靠的能源計量數據是能源統計、監測和考核的基礎,是政府部門行政監管的重要手段。
1.能源統計數據采集方法
目前,來源于各用能單位自報的能源統計數據主要有計算機采集和人工采集(人工抄表)兩種方式及集中采集和分散采集兩種方法。
(1)計算機實時采集一次性投資大,但計算機實時采集具有可任意設定采樣頻率、采集正確、提高工作效率和應用水平、易于統計計算等優點。目前,大多仍采用人工采集的方法。
(2)數據采集方法中一種是由計量部門統一采集數據,另一種是由各部門、車間分別進行數據采集后,再由能源管理員匯總計算。
計量部門負責采集體現了數據的合理性和權威性,并具有以下優點:
①做到“數出一門、量出一家”,避免扯皮。計量部門統一采集,進行考核結算,從而避免了各自為政、數出多門、彼此矛盾、互相扯皮的現象。
②能客觀地反映實際用量。計量部門既不代表供方,又不代表需方,這樣可避免因利害關系而滲入人為誤差。
③有利于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每采集一次數據,就等于檢查驗證一下儀表的運行情況,如計量器具有異常情況,就能通過反常數據及時發現儀表是否失準,可及時采取措施,保證計量器具量值準確。
④促進企業全面開展能源計量管理工作。計量部門通過為企業的節能降耗提供準確可靠的計量數據,并參與企業的能源管理,使得計量工作的重要性逐步被人們所認識,計量工作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缺的基礎性工作,從而帶動企業的其他各項管理工作。
⑤加強計量信息反饋,科學指導生產和節能,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2.能源計量數據采集中存在的問題
能源計量數據采集要以實際計量檢測數據為準,做到準時、真實和準確。近年來,我們在對重點耗能企業開展節能降耗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也了解到企業在能源計量方面存在不少問題:
第一,大中型企業雖然普遍重視能源計量工作,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測量管理體系,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能源計量數據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第二,中小企業能源計量工作普遍比較薄弱,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能源計量工作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能源計量工作的基礎保證作用,舍不得在計量方面投入,投入不足導致計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第三,企業缺乏完善的計量管理體系。對能源計量器具的管理不規范,存在超周期使用、不能定期溯源等問題,影響了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和準確度。
因此,目前各企業自報的能源數據的質量就難以保證,最關鍵的是其獨立性和公正性難以服眾。為了確保能耗統計指標體系所采用的能源數據的權威、統一、有效,必須將企業內部計量部門采集數據的職能延伸,由與用能企業、節能監管行政無利益關系的第三方技術機構來參與,即通過計量技術手段,結合現代高科技網絡技術,對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的耗用實行集中、動態、量化的監測、評價和管理,實現“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企業能耗統計數據網上直報”的目標,實現能源耗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準確化、科學化管理模式轉變。
近年來,各省市紛紛依托當地計量研究院(所)設立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主要任務就是建立當地的能源計量數據采集管理信息系統,對區域內重點耗能單位以及列入重點耗能企業的煤、油、水、電、氣等主要能源的能耗計量數據進行實時集中采集、綜合分析和有效應用,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實施能源管理及能耗統計、節能減排目標考核評價提供權威、統一、有效的能源計量數據,為政府宏觀管理、企業加強能源科學管理和有效節約能源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利用計量院(所)現有計量技術條件健全大口徑水、氣、油、熱以及交流高壓等計量標準裝置,提高能源準確計量水平;建立能源計量專家庫,組織開展能源審計、節能檢測、能效評估、計量與核證、能源計量人員培訓考核等評價工作,為政府宏觀管理、企業加強能源科學管理和有效節約能源提供技術支持。
2011年年初,依托新疆計量測試研究院設立的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新疆)已得到國家質檢總局的批準。我們相信通過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新疆)的建設和運行,不但可以提高新疆能源計量工作的起點,為新疆計量事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搭建較高起點的平臺,還可以有效地加大計量工作的力度,增加計量工作的投入,新上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計量檢測項目,開展一批高水平的技術研究,培養一批高層次的計量人才,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計量服務的領域,提升新疆計量技術水平和服務經濟建設的能力,實現新疆計量工作整體水平的飛躍。為推動新疆節能減排、質量興新、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