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能源計量

【探討】推進能源計量智能化 打造能源控制之手

發布時間:2015-06-23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網 瀏覽:2471

一、能源計量工作面臨的形勢

    形勢一: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量器具本身將發生質的變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測量設備(計量器具)的制造生產領域將被少數跨國大企業壟斷,而信息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未來的計量器具會是一些相互配合的傳感器、儀器的功能模塊和數據處理系統等網絡集成化的計量儀器。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越來越需要大量不同信息,工業產品將包含更多的智力成分,產品自身具有測量其環境、界面并與之適應的功能。因此,計量儀器儀表的測量范圍將大為擴展,且逐步智能化,計量必然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基本工具。
    形勢二:能源計量數據的應用與分析將越來越重要
    隨著節能減排的深入推進,以結構調整與優化為主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必定會向“精細化”、“內涵式”等方向轉變,要想真正向節能管理要效益,就必須建設好能源計量基礎,應用好能源計量數據,節能管理的精細化必須靠數據說話。當前,國家發改委在北京市、上海市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研究,其中清華大學、碳排放交易所等各方專家一致認為,節能量交易試點成敗的關鍵之一在于是否有效、準確地測量節能量。
    形勢三:各級政府部門節能監管將更加依賴計量手段
    隨著近幾年能源計量工作的不斷推進,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均對能源計量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比如階梯水價、峰時電價等各項政策的實施,離開了準確的計量將無從實施。
    

二、能源計量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計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身的缺位
    目前,國內計量工作仍然停留在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的狹窄范圍之內。用過程控制管理的方法,可以把計量管理工作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計量標準物質、計量基(標)準的研發,以及計量器具的制造、有效使用和維護等;第二個環節是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等量傳溯源工作;第三個環節是各類測量方法的研發、計量數據的采集方法和分析應用與指導。在這三個環節中,各級計量部門更加側重于第二個環節的計量器具檢定與校準管理,而檢定、校準只是量傳與溯源的手段而已。對于第一個環節,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要涉及計量器具的制造許可證管理,并未參與到計量器具的制造研發,先進計量儀器的推廣應用則很少涉及。第三個環節計量部門更是涉及不多。
    問題二:“大計量”工作理念未建立
    自秦始皇統一度量衡以來,計量歷史文化背景深遠,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至今,其發展為十大計量領域。雖然計量涉及廣泛,但計量管理從法律支持、部門合作、企(事)業單位配合等各個層面的力度還很不夠,計量在為經濟社會服務的工作方法、形式上貼得不緊、叫得不響,沒有一個體現計量工作服務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重要作用的有效平臺。
    問題三:能源計量在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宣傳上力度不大,沒有叫得響的重點、亮點工程
    在此筆者舉幾個發達國家有關計量的戰略規劃:一是歐盟國家在能源戰略上非常強調基礎設施的建設。歐盟未來的能源戰略有三大主題,即能源研究、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網絡建設)和繼續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英國《能源白皮書》在2007年5月公布其中一項政策,10年內每個英國家庭將擁有一臺可以隨時顯示家庭能源消耗和費用的監視儀器表即“智能計量表”。該計量表與能源供應商以及用戶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實現對家庭日常的電和氣的消耗量的實時監督。英國2008年的《能源法》,還提出了有關智能計量的規定。三是歐盟委員會頒布了涵蓋電、氣、水和熱計量在內的智能表計安裝計劃。其中,智能電能表安裝方面,2020年要完成80%的安裝,2022年要全部完成智能電能表的安裝。
    歐洲許多國家其實已經制定了更為緊迫的時間計劃表。而我國只是國家電網少數部門有一些規劃,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能源計量器具智能升級的整體中長期規劃。
    

三、“大計量”工作方法的建立和“大計量”戰略規劃的研究

    能源計量工作面臨著必須進一步加強和發展的形勢,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有機遇也有挑戰。計量的發展面臨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做好計量基(標)準以及標準物質的研究與建設,組織開展好量傳與溯源工作。
    另一個方向,利用計量在人員、技術、設施等各方的有利條件和優勢,把握好節能減排“內涵式”、“精細化”工作方法深入推進的有利時機,協調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各能源供應單位和用能單位,利用好系統內標準、特設、標識管理等資源,樹立“大計量”的工作方法,建立計量三個環節的全面過程管理,在第一個環節提出計量器具智能化升級的中長期戰略性大工程建設;在第二個環節提出和研究計量器具的信息化、在線化、快速化、網絡化檢定(校準)的量傳與溯源方法等課題;在第三個環節提出能源計量數據分析應用系統的研究,在智能化升級的基礎上,著手打造計量管理全面信息化、智能化升級。
    

四、以能源計量器具的智能化升級為基礎,全面推動能源計量信息化建設

    能源計量在節能減排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始終得不到實質性的政策、財政支持,計量要想突破器具管理到數據管理,從體制、法規上很難突破。而其他領域、其他部門所組織開展的工作,往往很容易就吸引了各級領導和大眾的關注,筆者認為是他們充分用活了本部門的資源,順應了當前的節能減排形勢。
    能源計量工作其實也有非常好的經驗可以借鑒,如過去計量部門實施的“計量定升級”,組織開展得非常有成效。計量工作應使計量器具在經濟社會的使用中發揮作用,而計量器具的自身發展與技術進步決定著檢定、校準等量傳與溯源手段,量傳與溯源只是技術基礎保障作用。當前,計量部門在引導、支持智能化、先進計量器具和能源計量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典型示范單位的創建活動開展得少,沒有在“計量器具升級改造”上做好節能減排的文章。
    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大質量”工作理念,筆者認為計量作為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一項工作,更應建立“大計量”的工作方法。
    我們不妨提出計量工作全面升級的“智能計量”中長期戰略規劃,并協調國家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付諸實施?!爸悄苡嬃俊辈⒉皇侵赣嬃科骶叩牟杉鬏斝畔⒒?,而是要使計量器具本身智能化、傳輸智能化(信息化)、在線校準快速化、數據應用分析系統智能化,國家能源監督管理信息化,同時計量管理工作也要信息化,這是一個計量工作全面升級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實體工程。主要包括:配備的能源計量器具智能化??檢定、校準在線快速化??分析應用系統化。它可以分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學習歐盟國家采取能源計量器具智能化升級,制定5年至10年甚至15年的工作目標。對居民用戶采取國家補貼與強制政策相結合,聯合水、電、氣、熱等能源供應部門,推動智能儀表的安裝,同時聯合發改委等部門同步實施階梯水價、分時電價以及清潔能源、風電等能源分類使用和收費優惠等一系列節能政策進行配套推行。借鑒家電下鄉補貼以及物聯網建設方法,對“智能計量”升級改造實施優惠,對單個采購用戶采取個別安裝補貼辦法;對開展智能化能源計量信息系統分析平臺改造的單位,借發改委的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并給予補貼,推進企業內部能源管理過程控制和能源在線計量與控制管理;對研究制造智能計量儀器的單位實施政策稅收優惠。
    第二階段:將各企業能源計量中心聯網,將各能源供應單位的計量系統聯網,與政府管理平臺聯網,實現全國性的“智能計量與能源控制”網絡的建設。
    這個“智能計量”規劃可能有些理想化,但看國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對2020年計量發展的預測,縱觀歐盟發達國家有關智能計量的立法、政策等各個層面的支持力度來看,此項工作應該得到有效提升。最重要的是,要從國家質檢總局層面提出來,爭取國家扶持,再配套階梯水價、分時電價等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智能計量”是能有效促進計量工作上臺階,加強經濟社會、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