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設備的質量狀況是影響產品性能評定的關鍵,而計量是確保測量設備隨時處于能夠提供完整可靠測試數據工作狀態的重要保證手段。因此計量工作是航天工業科研、生產和服務的技術基礎,反映單位的綜合技術水平。如果沒有高水平的計量技術支撐,很難有效地保障型號產品的質量,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一、計量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1.計量管理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基礎
計量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計量保證,主要表現形式為對檢測技術手段的不斷完善、更新和改造上。過去檢測技術手段是靜態離線檢測,現在已逐漸發展到動態、在線檢測。通過采用先進的檢測和控制手段,實行實時自動檢測,開發在線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同時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和企業經濟效益。
2.計量管理是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的保障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計量是產品質量的基本保障。因此,產品質量管理離不開計量管理體系的支持。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進廠到生產出成品并最后檢驗合格出廠, 各個階段都離不開各種計量測試工作。產品質量是否合格必須用計量檢測數據來證實,因此,計量技術的首要保證條件,就是要保證計量單位制的統一,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其次就是為科研生產提供科學、動態的數據信息,用于指導生產,保證設備裝置的穩定運行,從而生產出優質產品。
3.計量管理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
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在降低消耗上下工夫,以最少的投入謀求最大的產出。計量管理在科研、生產和經營活動中起著基礎性作用,通過計量管理,改善測量設備和手段,使資源利用有效,配置合理,避免浪費,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提供依據。
二、加強計量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計量管理工作需要在法制規范下有序的自主管理,建立計量管理體系。為企業提供計量保證,保證量值統一、準確,為企業有效管理測量設備提供保障。下面就如何改進和完善計量管理實踐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和經驗,提出供大家探討。
1.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
針對某個階段或某個時期我們會制定相應的規范,但是隨著部門職能的轉變、業務的變更、分工的重新劃分或者其他因素,制度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因此,不斷改進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十分重要。例如,我所的關鍵崗位是總檢組,總檢組的關鍵測量設備是坐標測量機和激光跟蹤儀,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對這兩臺設備進行期間核查,為了保證關鍵測量設備的準確度,在2011年換版的質量體系文件中對關鍵崗位、關鍵測量設備的期間核查做了補充規定,并制定了關鍵崗位關鍵測量設備期間核查辦法,為產品尺寸和幾何形狀的準確提供了保障。
2.加強計量管理,實施全方位動態監督
計量管理包括對測量設備、計量人員、工作環境等的管理。其目的是使工作人員按照正確的計量程序和計量方法進行測量,向企業提供已達到生產所要求性能的有效證據,并對可能由測量設備、計量方法、操作人員及環境條件等因素引起的量值誤差尋根究源和分析,從而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而有效的控制,保證量值準確。為了保證量值溯源的準確,最高標準必須有專人負責,按周期進行檢定。同時加強對量值溯源的監控,對承擔標準器量值傳遞的計量技術機構進行資質調研評價,在確保量值傳遞準確的前提下,嚴格遵守軍工計量有關量值傳遞的法規,保證量值溯源準確。在檢定中密切跟蹤國家計量檢定法規的變化,及時更新計量檢定規程,并結合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年度工作計劃,保質保量完成各項科研生產任務。
3.有效配置測量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測量設備的種類不斷增加,其功能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不斷提高,選好、配對測量設備就有了節能降耗的“眼睛”。為了保證測量設備的合理使用,計量人員必須經常對現場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檢查,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及時購置配備測量設備,保證科研生產的順利進行。
4.革故鼎新,節流開源
測量設備的檢定周期,傳統的做法是按照測量設備的類別和國家檢定規程的規定進行。但是對一些只用于控制使用而非檢測用途的測量設備,如果按照規定期限檢定,會造成人力和財力上的很大浪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從2004年開始對這類特殊測量設備的檢定周期進行了調整,將檢定周期由12個月調整為36個月。為了不讓這類特殊測量設備放任自流,我所建立了特殊管理的測量設備臺賬,并要求使用部門在使用過程中,做好使用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特殊管理的測量設備運行正常,為我所節約資金上百萬元,達到了節流開源的目的。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