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陽街道圍繞“完善、創新、提升”工作主題,進一步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體系,在轄區內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智慧計量。
推進沿街商戶垃圾分類工作
從去年12月開始,南陽街道通過南虹路試點、入戶宣傳、簽訂承諾書、統一撤桶、定時收運等模式,逐步推進沿街商戶垃圾分類工作。以 “分類容器配置規范、分類收運渠道規范、保潔人員作業規范、宣傳告知規范”來增強商戶源頭分類意識,促進市容環境精細化管理。
前一段時間,南陽街道公共服務辦在對南虹路沿街商戶開展檢查時,發現一商戶沒有正確分類投放其他垃圾,還將垃圾堆在果殼箱旁。公共服務辦工作人員立即聯系城管聯合上門進行宣傳教育,口頭警告,督促其做好垃圾分類。
近期,南陽街道環衛工人反映,南虹路該商戶仍未做好垃圾分類,存在直接將垃圾堆在垃圾桶旁邊的現象。城管隊員經現場確認,認為該商戶不按規定做好垃圾分類的行為違反了相關規定,現場對其做出罰款600元的處罰決定。這也是南陽開出的第一張沿街商戶垃圾分類處罰單。
該商戶陳某收到罰單后,后悔不已,他說:“我早就知道商戶要做好垃圾分類,也來宣傳好幾次了。上次還上門來和我說過,我就是分著分著,嫌麻煩又不分了,最終收到了這張罰單,以后我一定會養成習慣,踏踏實實做好垃圾分類。”
為了提升沿街商戶的垃圾分類質量,城管南陽中隊將垃圾分類宣傳指導納入管理常態,在日常檢查過程中,逐一向沿街商戶分發垃圾分類宣傳指導手冊,現場指導商戶如何正確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對于檢查中發現的不參與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不準確的商戶,依據《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進行處罰。
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智慧計量
南陽借助智慧計量系統的檢驗功能,對垃圾分類效果不理想的家庭,有針對性地再次上門進行指導,促使村民做好源頭分類。每一塊智能芯片都會對應一戶農戶,每戶農戶生活垃圾分類的質量、重量,都會通過芯片實時上傳到街道的智能終端。各村還把物質激勵機制引入垃圾分類,對農戶實行“積分兌換獎勵”。農戶把生活垃圾正確分類投放后,會獲得相應積分,可以兌換必需的生活用品。
為提高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正確率,街村兩級干部和工作人員組隊開展全天候巡查督導和面對面宣傳教育,做到入戶率100%。在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期,安排網格員、志愿者對村民垃圾投放進行督導。做得好的熱情點贊,做得不到位的主動向其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并進行現場示范。
目前,南陽街道已實現13個行政村、3個社區8個小區垃圾分類智慧計量全覆蓋,兩條街600余家沿街商戶、兩個農貿市場的生活垃圾分類100%覆蓋。下階段,將針對沿街商戶縱深推進“擴面提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