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血壓“正?!本筒淮嬖陲L險,這個觀點將被改寫。廣州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以往被忽視的事實:高血壓前期孕婦產后發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是理想血壓孕婦的6.5倍。業內人士認為,該項研究使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窗口前移20-30年。
美國心臟病協會官方雜志《高血壓》28日在線發表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研究團隊和武警醫學院李玉明教授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這項最新研究成果。證實高血壓前期孕婦產后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導致孕產婦死亡和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牛建民教授介紹,目前,公眾和專業領域均認為只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即血壓≥140/90mmHg這部分孕婦才存在風險,而血壓<140/90mmHg的孕婦,則被認為是正常孕婦,不會對母兒產生不良影響。事實上,美國JNC7高血壓指南將理想血壓定義為<120/80mmHg,而血壓120-139/80-89mmHg則被定義為高血壓前期。對于妊娠期婦女來講,血壓在120/80-140/90mmHg區間的這部分孕婦是否具有風險?產科學界始終持否認觀點,始終忽略這部分人群的臨床管理。
牛建民介紹,此研究的意義在于:首次提出并論證了妊娠期高血壓前期的學術觀點。妊娠期高血壓存在“冰山效應”,既包括高血壓風險人群,也包括高血壓前期風險人群,提示高血壓前期應納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和管理范疇。該項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揭示妊娠期高血壓前期是遠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