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提醒:配眼鏡把好“三關”(2005-06-0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今晚報
瀏覽:1844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如今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向低齡化發展。當孩子視力下降后,為了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必須進行治療,而選擇一副合適的眼鏡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市質監局提醒廣大市民,為了配副合格的眼鏡,除了選擇正規眼鏡店外,還要注意把好“三關”。
配眼鏡有學問
一是驗光:驗光的目的是檢查清楚你的視力狀況及眼部疾病,因此馬虎不得。驗光好不好,首先看醫生是否有驗光資格證書,其次看驗光設備是否有檢測合格證書。如果是青少年初次配鏡,最好去醫院或有標準驗光室的專業眼鏡店去驗光。在驗光之前不能做劇烈運動或喝帶酒精的飲品。驗光最好在上午進行,且在驗光之前最好閉目休息一刻鐘。不要迷信電腦驗光,因為電腦的驗光結果不能作為配鏡的處方,其結果誤差比較大,只能作為參考。正確的驗光方法大多采用電腦驗光加插驗光鏡片或檢影加插驗光鏡片的主、客觀方法。
二是選鏡架與鏡片:選擇鏡架的原則是一定要適合自己的臉型,鏡架的框距與自己的瞳距要相近為好,鏡架大了,而你的瞳距比較小,容易產生斜視,反之則產生對視。兒童一般選擇板材架和樹脂鏡片比較安全。成人則可根據個人愛好、經濟條件選配合適的鏡架和鏡片。玻璃鏡片硬度較高不易磨損,而樹脂鏡片則硬度較低但重量輕、清晰度好、對紫外線有較高的防御能力。
三是眼鏡的加工、裝配:國家標準對眼鏡的光學特性、表面質量、幾何特征、鏡片厚度、色澤、內在疵病均作了詳細的技術要求。配裝眼鏡合格與否,取決于頂焦度(屈光度)誤差、光學中心水平偏差(與瞳距密切相關)、光學中心垂直互差、光學中心水平互差和散光軸位等各項技術指標,缺一不可。一副眼鏡必須滿足國家眼鏡標準中規定的所有技術指標,才算合格。
配眼鏡把“三關”
一是散瞳關:在驗光定度前必須要用1%-4%的阿托品眼膏或眼藥水散瞳。散瞳的目的是使遠視度增加,近視度減少,以鑒別真假近視。因為學齡兒童眼內調節力特強,只有使用散瞳藥才能使驗光度數準確。
二是試鏡關:把驗光后的度數作為基數配鏡給孩子試戴,以使孩子得到符合原則的較好視力。如近視取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遠視比較復雜,調節內斜者和弱視者取視力好的最高度數,無合并癥的遠視取最好視力而定度數。在這里,特別應當做到,將調整好度數的眼鏡讓孩子戴10至15分鐘,看是否有頭疼、頭昏等異常感覺和視物是否傾斜等。
三是矯正視力關:家長必須弄清試鏡完畢后測出的矯正視力是多少,并切記在心。如矯正視力到1.0以上,只戴眼鏡就行了,一年后重新驗光。如果視力低于0.9,說明有弱視,應找眼科醫生抓緊治療。因為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屈光不正是70%的遠視,其中大部分有弱視。在8歲內治療弱視效果最好,到10至12歲再治療效果就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