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廣東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深圳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落實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省文明委關于全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的工作部署。會議認為,2020年,廣東省農貿市場疫情防控有序有效開展,綜合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共建共治格局逐步形成,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深圳市在交流會上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揭開了其高質高效開展整治行動的神秘面紗。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任小鐵出席會議。會上,廣東省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麥教猛通報工作情況,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黃敏致辭。
深圳市農貿市場綜合整治行動的重點是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深圳市于2017年5月開啟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至2020年底,全市所有符合條件的255家農貿市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徹底改變了過去農貿市場“臟、亂、差”的局面,其中的不少農貿市場更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線。
安全與品質雙提升,是深圳市農貿市場治理的核心成果。深圳市在全國首創農貿市場智慧計量監管系統,通過計量管理可視化、電子化,打造了“數據合理化、交易公平化、源頭可溯化、工作規范化、管理現代化”的農貿市場監管新模式。配合該模式落地,市場中每個檔位都配置商戶信息屏及智能電子秤,實施統一發放、統一檢定、統一管理、統一維修“四個統一”標準,并全程記錄標定過程,實現計量作弊實時預警,市場誠信經營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深圳已建成智慧農貿市場139家,市民通過現場掃碼,可溯源查看各類商品信息,缺秤少量、以次充好的歷史頑疾基本根除。
智慧監管、品質飛躍,并不足以概括深圳農貿市場的治理成果;“顏值在線”已成為深圳農貿市場的普遍特色。作為深圳市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一環,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在一開始就蘊含“深圳文化”“市井文化”的基因。一排排具有濃郁中國風的燈籠、一幅幅充滿時代回憶的壁畫、一句句詩韻猶存的標語……通過精心改造和專業設計,深圳農貿市場也成了城市文化展示的平臺,充滿了智慧科技和人文關懷。獲得中國建筑裝飾設計藝術展暨中國裝飾設計獎商業空間方案類金獎的福田中和市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前有標桿,學有榜樣,深圳市的實踐成果給了廣東全省農貿市場治理提供了寶貴示范和有益參考。會議強調,將繼續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作為牽頭單位,力爭奮戰兩年,將全省農貿市場建設成為“環境整潔、管理規范、誠信經營、秩序井然、消費安心”的新型現代農貿市場,將全省農貿市場打造成為展示廣東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