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在中科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表示,按照中科院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該局將50%的項目經費用于中科院“十三五”重大突破的項目部署,2017年率先在農業科技、生物技術、資源環境和高技術等4個方向部署了11個重大項目,這11個項目經費總計達1.9億元。
嚴慶介紹,規劃圍繞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5個重點服務領域,設置了21個服務主題,針對有望實現創新跨越的“重大突破”,合理配置科技資源、布局科技項目,將組織若干具有重大效益和引領帶動作用的重大示范轉化工程,通過重大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創造出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引領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或直接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對上述4個方向的11個項目,嚴慶逐一進行了介紹。其中,在農業科技方向部署了3個項目,分別是“第二糧倉”項目(3000萬元/18個月)、生態草牧業項目(2000萬元/18個月)、海洋生態牧場項目(1000萬元/24個月)。合肥物質院研究員吳麗芳為“第二糧倉”項目負責人,該項目旨在解決黃淮南片農業生產關鍵問題、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技術集成與示范樣板。
在生物技術方向部署了2個項目,一是明膠酶法綠色制造2.0工藝研發及應用項目(1000萬元/18個月),旨在實現國內行業全覆蓋,在國際上推廣;二是國門入侵生物預防與控制技術項目(1000萬元/18個月),將建立生物快速檢驗檢疫與物種鑒定體系。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