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苑 > 實驗室管理

市(地)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建設經驗談

發布時間:2009-02-18 作者:林耀明 龔桂金 來源:www.jlbjb.com 瀏覽:2239

福建省三明市計量所 林耀明  龔桂金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地)級計量檢定機構囿于各種原因不僅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甚至拉地方經濟的后腿,影響了計量事業的發展,造成行業公信力的下降。對此,筆者擬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市(地)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建設,以供同行交流探討:   

  一、從民生計量入手,加強法制計量

  法制計量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概括起來是“準確、統一、公平、合理”。針對現有法制越位、錯位和缺位問題,我們從抓好民生計量入手。說到民生計量,典型的就是“水表、煤氣表、電能表、熱量表”民用四表及醫療衛生部門使用的醫療設備和計量器具。但是對它們的檢定往往不到位。為扭轉這種局面,我們相繼建立了民用三表的檢定項目,配合行政部門強化對強檢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改變過去只等企業上門送檢的衙門作風,主動和相關部門聯系。如針對血壓計的檢定,我們就與醫療衛生部門通過召開聯席會議、聯合發文的方式開展的。同時,我們主動深入社區、鄉鎮檢定,使血壓計及其他醫療器具(如醫用診斷超聲源、X射線輻射源等)的檢定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依此類推,我們開展了對其他強檢計量器具的檢定,并配合市局計量科做好強檢器具的備案以及非強檢器具的校核。

  所謂“強檢備案”,是指對全區管轄范圍內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通過數據庫建檔管理,周檢到期預警,超期監督。每臺強檢器具的使用、檢定、更換都有案可查,一目了然,不僅大大提高了受檢率,也給相關部門的管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采取上述措施的結果是不僅強檢器具無一遺漏,老百姓贊不絕口,還對行政部門的執法監督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這不僅是法制計量的需要,也是國計民生的需要,使我們計量技術機構既取得了經濟效益也取得了社會效益。   

  二、從了解當地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和企、事業單位布局入手,緊貼地方經濟,建立相應的標準項目

  三明地處閩西北,是福建省的重工業基地,并且有一定的農、林產業規模,礦產和水電資源相對豐富。為此,我們抓緊市場調研,多方籌措資金、貼緊地方經濟,建立了與當地產業集群相配套的檢定項目:

  1.建立了針對小水電行業的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等器具的校驗項目,購置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交、直流三表校驗系統。
  2.為適應當地糧食加工和木材加工企業發展的需求,我們淘汰了舊的標準設備,購置了高精度的電子天平、傳感器、用于質量及力值測試的儀器等。
  3.針對礦山和部分企業生產中的安全問題,我們建立了粉塵采樣器和氣體報警器檢定項目。
  4.針對三明機械行業較多,機械測量必不可少的情況,我們又購置了1m測長機、量塊自動測量儀等設備開展機械、長度類精密測量。
  5.克服各種困難,勇于摸索,在全省率先建立液相色譜和原子吸收等檢定項目,填補了項目空白。
  6.建立了膜式煤氣表、水表、電能表、電流(電壓)互感器、工程用液壓千斤頂、水泥膠砂攪拌機,水泥膠砂振動臺、超聲測厚儀、酶標儀、電導率儀、溫度、壓力變送器等檢定項目。
  建立的這些項目,對三明地區醫療衛生行業計量器具的強檢,對機械、建材行業以及相關產業集群計量器具的檢定,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在項目建設上,我們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技術含量低的、設備達不到先進水平的、重復建設的建設項目,我們一般不予考慮,以此保證在十年內不至于落后而耗費人力物力。近兩年來,我們基于這個原則,先后建立23項標準,使計量標準和社會公用標準達到54個。為貼近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盡了最大的努力。   

  三、著力軟、硬件的改造開發,提升檢測能力和檢測質量

  1.在內部管理特別是軟件建設上下工夫
  對計量檢定所來說,它的產品就是檢定證書和校準報告。如何規范、正確地出具證書,一直是我們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為此我們投入人員和資金,自己開發了一個出證系統。為了使之系統化、科學化,我們從登記送檢儀器開始,就采用電腦錄入的方式,從儀器登記—任務安排—儀器檢出—證書出具—證書審核—退回修改—重審—證書打印的整個流轉過程完全采用計算機管理;整個出證系統又通過網絡下輸上傳,覆蓋三明10個縣、市所(作為機構改革的一種嘗試,我市對縣、市所進行了整合,并按區域劃分設立南、北站),并將各縣所、站納入體系管理,從而為提高檢測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系統可以通過證書備份查詢三年的檢定證書,也具有模塊選擇、統計、查詢等功能;并建立了強檢器具備案、校核,分時分類、儀器到期預警等子系統。證書出具系統設置了響應的權限,不能相互串用,更不能隨意更改,只有授權才能退回或修改,以確保嚴密性和完整性。通過出證系統的建立和對每份原始記錄與檢定證書的審核,嚴把質量關,使證書合格率從過去的93%提高到了100%。這一證書管理系統的開發,不僅對我們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實現“科學、準確、公正、誠信”這一質量目標打下了基礎,也提高和改善了我們的社會形象。

  2.加強硬件建設
  在硬件建設上,除了加大項目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外,由于資金等方面原因的制約,我們還組織技術攻關小組,對市場上買不到的產品自己開發、對能進行改造的進行技術改造。比如:
  (1)超聲測厚儀檢定中使用的標準厚度塊和標準圓管,根據JJF1126-2004《超聲波測厚儀校準規范》的要求,國內目前沒有一家企業生產,有替代的也達不到準確度要求,為此我們組織攻關小組,與相關企業合作,自己研制了一套符合規范要求的標準厚度塊和標準圓管。
  (2)工程用液壓千斤頂的檢定,當初在沒有國家規程而使用地方規程時,檢測用關鍵配套設備用的是材料試驗機。但是,我們發現在使用材料試驗機時,由于油缸的升降對千斤頂所施加的力有一部分被抵消了,并且對軸力線的重合也有問題,因而就投入人力物力,與企業合作,自制了門式框架承力機構。國家規程出來后,仍采用這種結構的設備。這一配套設備其軸向力、穩定性、承載力都十分好,既保證了準確度要求,又安全可靠。廈門、泉州等兄弟所和其他行業都向我們定制該套設備。
  (3)淘汰舊的標準設備,特別是一些20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機械式標準設備,由于那些機械式標準設備不僅穩定性差、變動性大,還往往造成較大的視覺和估讀誤差,因此,我們將這些標準設備都更換成了數字式的電子設備。
  (4)對已建項目和在建項目中的一些輔助設備,我們也盡力自制。比如煤氣表檢定項目里用的一些管接頭、試驗機檢定項目中用的同軸度檢定設備等。
    總之,在加大項目投入、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時,能節省的就節省,依靠我們自己的技術力量,不斷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不僅節約了資金、鍛煉了隊伍,也重點保證了“科學、準確”這一宗旨。   

  四、加大培訓力度,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計量隊伍

  1.制定每年的學習培訓、驗證比對、技術比武計劃,并就培訓學習的成績與績效考評掛鉤,從而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
  2.組織內部培訓,定期辦班。
  3.每周一晚上組織定期學習,學習的內容有時事政治、客戶信息反饋、當前或同期檢測質量分析、檢測過程經驗交流等。
  4.送出學習培訓,主要內容有體系審核取證、國家新規程宣貫、新項目學習取證、業務交流等。
  5.比對驗證、技術比武,內容有關鍵項目的人員比對,所、站之間的能力驗證,與兄弟所之間的機構比對,通過比對驗證進而開展技能比武等。通過這些活動,既提高了職工的業務素質,也激活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
  按照計劃與要求,中、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每年再教育不少于72學時,初級職稱的員工不少于42學時;從整年的情況看,我們不僅達到,有的還大大超過了這個要求。通過培訓學習,提高了全所員工的素質,并對規范操作、檢測質量、項目建設等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引進人才,通過輸送新鮮血液,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技術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v觀計量行業,人才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技術進步和事業發展,尤其是市(地)一級計量檢定機構更是如此。如何進人、用人是長期以來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為此,我們制定了一些政策:
  1.從社會和企業招聘可用人才,不拘一格,只要是對技術進步、項目開發、事業發展有利的人才我們都要。
  2.引進、招聘人員待遇與在編人員一樣。
  3.引進、招聘人員勝任項目帶頭人的,就積極扶持,能當室主任的,就放開不予束縛,讓其充分發揮能力。
  4.試用期滿,確實可用的,如有機會,優先考入。
  近兩年,我們通過這種模式,從企業招聘了一些人員,有的受聘為室主任,有的受聘為項目負責人。從目前的情況看,通過他們的努力,都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