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 陳莉
一、認真分析當地市場情況,對自身進行定位
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負責執行強制檢定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其建設規模、人數、水平應該與當地開展的強制檢定項目相適應。這就要求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在考慮自身發展時,必須從當地經濟的特點出發。湖北省的宜昌市和荊州市,雖然地理位置相近,但兩地的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發展卻不平衡。由于三峽工程的興建,宜昌市計量所的工程計量、檢測任務增多,同時該所又進行了減員增效的改革,使得近年來檢定收入增加,設備得以更新,環境條件得以改善,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而荊州市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遲緩,地區支柱性企業效益滑坡,同時計量所人數眾多,使得近年來該所發展幾乎停滯。因此,如何適應當地需求與經濟發展狀況,對市級計量檢定機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二、開拓校準市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計量校準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討論中可以看到,國家質檢總局開放國內校準市場的決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全國范圍內校準市場將出現激烈競爭。省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校準收入逐年上升,現已在全年收入中占很大比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必須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吸收國際、國內各級計量檢定機構開展校準的經驗,引進先進的檢定技術,不斷完善和更新自身的校準條件。同時,要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優質的服務,從企、事業單位的利益出發,提供技術指導,開展現場服務,解決企、事業單位的各種實際問題。從開拓校準市場的角度出發,尋找新的增長點。
三、建立和完善質量體系,加強內部管理
通過新一輪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各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已按照考核規范的要求建立起質量體系,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機構雖然已建立了質量體系,但是并未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沒有質量體系運行的相關記錄,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有的質量體系文件不符合本機構的實際情況,例如有的機構并未開展校準/檢測工作,質量體系文件中卻有關于校準/檢測的內容。在學習規范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實際結合,不能照抄照搬現成的經驗。建議每一個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至少培養一名能深刻理解《規范》的同志,對質量體系的運行負責。同時通過充分利用內部條件,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整體工作效能。
四、宣傳計量工作,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計量工作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工作,但是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和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并不高。如何提高計量在社會上的地位,需要廣大計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每一個計量工作者都是計量宣傳員、是計量知識的播種機、是計量事業的形象代言人,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計量工作者都要以優質的服務去贏得社會的公認與贊譽。
五、注重長遠發展,培養后備力量
任何工作都不能只顧眼前,在市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當前還比較困難的時候,更要想到長遠的發展,要有人才培訓計劃或有計劃地引進高素質人才;對先進的設備要加大投入,使設備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內容推薦
更多>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