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實驗中心 景文
一、建立健全計量檢測儀器管理網絡,健全計量管理制度
實驗室計量檢測儀器主要分散到各檢測崗位,為了便于統一管理,做到帳、物、證三對應并進行動態管理,實驗室建立了與檢測工作相適應的三級計量管理組織并進行了有效地規范化管理,配備專職計量管理人員5人,兼職計量管理人員22人,制定了計量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計量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由分散性變為集中統一式管理,形成了合理的監督、檢查、指導、考核機制,做到了責、權、利掛鉤,使計量檢測的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二、科學合理地配置計量檢測儀器
1.按實際需要購置計量儀器
檢測崗位按照現行的檢測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要求,以低投入高質量的原則配備計量器具。制定《服務和供應品的采購、驗收管理程序》、《檢測儀器控制和管理程序》,中心技術負責人嚴把審查關,大型檢測儀器購置要先進行論證,貨比三家,選擇合格供方,作到既要保證滿足性能指標符合技術標準的規定,又要考慮價格成本,避免重復購置,以提高現有計量檢測儀器的利用率。
2.留有適當的余量作為備用
(1)計量檢測儀器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要發生損壞,要視儀器的價格和故障率的高低等情況適當留有余量,以備替換。如對玻璃量器、玻璃液體溫度計等低值易耗品都留有10%的余量作為備用。
(2)有些計量儀器一旦進入流程,往往使用有效期與工作任務發生沖突,應備有一定的余量,以備及時更換到期的檢測儀器。
3.保證量值的溯源性
配備檢測儀器時,要保證配備的檢測儀器的量值能有效溯源到國家計量基準或國際計量標準,避免因量值無法溯源造成檢測數據不可信。為此實驗室制定了《實現測量可溯源程序》、《標準物質使用管理程序》和《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程序》。在簽定34臺專用測量儀器引進合同時,要求供方配備國際上公認的標準物質以備量值溯源。
三、建立嚴格的計量儀器周期檢定制度并進行標志化管理
計量檢測儀器從進廠開始就要接受計量檢定/校準,避免不合格的檢測儀器流入檢測崗位,并使用統一的三色標志管理。實驗室先后制定了《計量器具周期檢定/校準制度》、《期間核查程序》。
從1997年起,我們運用Ms office中Access軟件自主開發設計了計量檢測儀器數據庫,該庫包括了全部檢測儀器信息,可以自動檢索、統計各類檢測儀器,自動生成、打印年度周檢計劃、季度待檢儀器、月待檢儀器、到期未檢定/校準儀器并在每次啟動計算機時自動提示檢定/校準信息,對自檢定/校準的儀器可以按規定的格式自動打印生成檢定/校準證書。通過計算機的應用,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差錯,保證了每年檢測儀器的周檢率達到100%。
四、建立計量標準,完善計量保證體系
實驗室使用的計量檢測儀器種類多、數量大,根據本單位在用計量檢測儀器檢定修理能力,又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過可行性論證,建立了本單位最高企業標準并申請計量行政部門授權,在克拉瑪依地區和新疆油田內開展檢定業務,既節約檢定費用,又拓寬了服務范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五、加強對計量檢測儀器使用、維護保養的管理,科學使用計量檢測儀器
首先由管理部門會同檢測儀器使用崗位編制了《計量檢測儀器操作規程》,作到計量檢測儀器有專人管理并定期維護保養。有些計量檢測儀器使用時,對環境溫度等有著較高的要求,我們制定了《確保實驗室具有良好內務(設施、環境、安全)的管理程序》。對儀器使用有運行記錄和維護保養記錄,作到了有據可查。對長期未用的儀器做到定期通電檢查,確保處于完好狀態。對新上崗的人員,先進行上崗培訓,使他們能正確使用和愛護檢測儀器。
六、做好計量檢測儀器資料的收集和保管
計量檢測儀器的資料很多,必須設有專人認真細致地分類保管。從計量檢測儀器到貨后,先要查看儀器資料和附件是否齊全,建立安裝調試驗收報告、儀器設備履歷書、儀器設備運行記錄、儀器設備檢修記錄、經檢定/校準的檢定證書/校準證書、購貨合同、發票等一并存檔保管。對從國外引進的儀器,對使用說明書中的主要部分要翻譯成中文,便于操作人員使用。對無計量檢定規程的計量儀器,要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寫規則》的要求編寫校準方法,要使測量值能夠溯源到國家計量基準或國際計量標準,使儀器處于受控狀態。資料齊全后,要交資料室統一保管,查閱資料要登記,并應用計算機建立儀器數據庫,進行動態管理。
七、及時更新計量檢測儀器,進一步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檢測技術的提高,計量檢測儀器應進行更新換代。
內容推薦
更多>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