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盛夏,隨著冷原子微波鐘程序控制指令的發出,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時頻中心的王博士和同事們經過長期系統研制和調試,終于成功捕獲到了冷原子團的熒光圖像!該圖像的成功獲取是一群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員勇于開拓和探索的過程,其作為冷原子微波鐘研制的一個閃亮的里程碑,標志著203所的冷原子微波鐘事業正在如期進行,也標志著203所在量子科學領域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整個科研過程中,面對挑戰和難題,王博士作為冷原子微波鐘研制的主要參與者,曾獲得航天科工二院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和203所五星級青年助理榮譽稱號,不愧為一名科研精兵!
任重道遠,填補空白
伴隨著“十四五”大幕徐徐拉開,冷原子微波鐘的研究提上日程。王博士先后向導師尋求指導,通過學習和調研,提煉出了重點創新方向,為冷原子微波鐘開拓性研究奠定了基礎,率先填補了203所冷原子微波鐘方向的空白;同時結合203所多年來在熱原子鐘方面強大的研究基礎,通過集思廣益、深入探討和群策群力,不僅創新性提出并研制了高穩定光學系統,而且制備了高真空系統和自研了數字控制等系統。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國際SCI期刊上且在量子計量學術會議上作報告。
腳踏實地,孜孜不倦
自冷原子微波鐘研制伊始,王博士總會被提問進展:“實驗怎么樣,看到激光冷卻效果了么?”其實,激光冷卻是一個多系統和多參數協同工作的過程,需要激光、控制和真空等協同準確運轉,其無法依靠偶然性的捕獲,也不會停滯于某次的調試,只有反復嘗試才能不斷接近最佳實驗條件和參數。為了盡快推進實驗進展,王秀梅同志不斷優化設計光路,和同事一起不斷探索光路調校方法并多次反復迭代調試,且設計多種冷原子信號探測方案,最終提高了激光冷卻實驗的進展。在整個實驗中,在技術難題方面,充分發揮“四共同”原則,依靠團隊力量;在精細調校方面,協作細致,從不懼怕;在測試驗證方面,反復推敲,在一次次謹慎深入中逐漸自信。
團結協作,繼往開來
冷原子微波鐘作為高端儀器設備,不僅涉及到光學、真空、微波等多方面專業技能,而且也需要前輩們成功經驗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皢谓z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當前取得的進展只是冷原子微波鐘事業的一個新的起點。在未來,王秀梅依然將和團隊成員一起無怨無悔的付出,夜以繼日的努力,在最美好的年華里,仰望星空,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自己所學所長,為中國時間頻率事業書寫新的篇章!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3-27
2025-03-12
2025-03-04
2025-02-21
2025-01-09
2024-12-27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