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一支朝氣蓬勃、銳意創新、不斷突破的隊伍。二〇三所重點實驗室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站在“十四五” 的新開端,面臨機遇與挑戰始終發揚航天精神,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用青春與拼搏譜寫出一段段動人華章。
艱苦奮斗,勇于攻堅
2020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端,作為關鍵的一年,既要完成已往科研項目驗收,更要開拓新的研究方向,為下一個五年技術發展奠定基礎,這無疑是對科研團隊的嚴峻考驗。二〇三所重點實驗室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不懼壓力、把握機遇,不論是技術骨干還是技術新手,團隊同志們始終斗志昂揚,同團隊一起快速成長,堅持提升自身科研素養、積累技術知識,腳踏實地的推進科研項目發展。為了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同志們常常以所為家,不斷深入理解新概念、新思路、新技術,不畏艱難,勇于創新。
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在光學、電學及控制等方面具有綜合的科學研發能力,堅持不懈地追求著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這支18人的團隊牽頭了重大工程領域論證和實施工作,積極開展前沿技術布局和創新項目拓展,突破關鍵技術10余項,初步建立了下一代量子頻標和時頻同步的關鍵技術體系,為未來時頻體系變革奠定了基礎。
不忘初心,堅守付出
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中不乏出類拔萃又踏實肯干的年輕人。近年來,新畢業的青年博士和碩士們為團隊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逐漸成為了團隊的中堅力量。他們一直在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領域的科研一線深耕細作,不斷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努力為二〇三所的時頻技術領域貢獻力量。
光頻原子鐘技術新、難度大,團隊承擔了多項國家和二院研究課題,拓展了二〇三所的專業研究方向。為了推進項目進度,年輕的同志們經常工作到深夜,憑借日復一日的積累,一個個技術難題得到解決,保質保量完成各項生產任務,以實際行動履行強軍首責。團隊在超穩窄線寬激光器、雙光梳異步光學采樣技術、光學精密時頻傳遞等領域實現了一系列突破,連續攻克多項光學時頻傳遞與測量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團隊申請發明專利56項,受理發明37項,發表SCI、EI高水平論文21篇。盡管科研道路曲折坎坷,團隊同志們將堅持如履薄冰的科研態度,砥礪前行。
風餐露宿,披星戴月
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肩負著多項重點任務,成員們為了保證項目進度和質量,不顧新冠疫情的肆虐遠赴試驗基地,一干就是好幾個月,為系統的裝調集成、聯合試驗默默付出。
在出差的這段日子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不得不暫時割舍自己的家庭。其中設計師小易的孩子尚且不足兩周歲,只得托付給家里的老人。老呂累計出差半年有余,期間恰逢母親住院,卻無法在跟前盡孝。一張張只有啟程卻不見歸期的票根背面,寫滿了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甘于奉獻的航天精神,更有對工作認真負責、堅守質量紅線的鄭重承諾。
試驗場上,面對較差的測試環境以及各種突發狀況,為了滿足項目質量的高標準高要求,同志們白天開展設備測試,晚上還要設計各類故障模式、升級系統軟件,常常一干就是一夜。“任務時間緊迫,來不及多歇了!”天剛蒙蒙亮,試驗場上又準時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那時正值去年盛夏,南方標配的高溫與蚊蟲,無疑都使室外調試的工作又艱苦了幾分。為了保障產品質量,同志們需要對系統進行反復的測試,常常要在烈日下作業。即便如此,從設備線路的連接,到每個端口信號的測試分析,再到系統聯合調試,不漏掉任何一處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是他們堅守的原則和底線。“質量問題來不得半點馬虎!”項目副總師王總這樣說道。
一到晚上,測試棚頂就布滿了被燈光吸引來的蚊蟲,黑壓壓一片,當地人稱其為“貓貓蚊”,個頭極小,防不勝防。蚊蟲叮咬再加上南方溫熱潮濕的氣候,讓年輕的設計師中了招,雙臂長出了很多水泡?!白龊庙椖恐械囊幻堵萁z釘,這點困難不算什么!”穿好長衣長褲,年輕的小伙子們又繼續埋頭苦干起來。
像這樣的出差試驗,就意味著沒有周末,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吃飯時間,風餐露宿、披星戴月,成了他們的工作日常。已經夜里十一點多了,微弱的燈光下,同志們蹲坐在涼棚里吃著盒飯,由于白天試驗內容繁重,常常顧不上吃飯,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這就是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的同志們,他們傳承著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終換來碩果累累。他們用辛勤與汗水,為下一代時頻技術發展奮斗拼搏。團隊將繼續一如既往,不斷突破,銳意創新。
新型量子頻標與精密時間同步團隊,永遠在路上!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4-21
2025-04-11
2025-03-27
2025-03-12
2025-03-04
2025-02-21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