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熱點聚焦

昆明眼鏡市場“三大亂象”亟待整治

發布時間:2009-06-29 作者: 來源: 瀏覽:1320

      如今人們在大街上會發現,大大小小的眼鏡店越來越多,在一些高校附近,眼鏡店更是扎堆。這些眼鏡店門面不大,但光顧的客人挺多。近日,記者走訪了昆明的眼鏡市場后發現,一些消費者在配鏡過程中常被誤導和蒙騙。

    冒充進口

      記者發現,目前昆明市場上各類眼鏡的價格懸殊很大,少的幾十元,多的上百、上千元,種類繁多。記者在昆明市一家眼鏡店看到,各式各樣的“名品”眼鏡令人目不暇接,價格普遍為100元~600元不等,高的上千元。該店銷售小姐說:“買我們眼鏡的人,主要是因為我們店信譽好,沒有假貨?!?/P>

      一位在眼鏡行業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眼鏡行業是一個低成本高利潤的行業,一副高價位眼鏡進價一般不會超過200元,但賣價可以翻好幾倍。該人士介紹,現在不少經營者貼牌冒充進口貨,將眼鏡貼上韓國、日本等國外的牌子,標價上千元。他表示,就眼鏡框的材質而言,目前最理想的鏡架是“鈦鏡架”,其最大的特點是輕,而且有很強的抗腐蝕性,于是不少眼鏡店打出了100%純鈦鏡架的誘人招牌,其標價會比實際進價高出10余倍。

    驗光不準

      市民羅女士告訴記者,她去年底在昆明市一家眼鏡店配眼鏡,在工作人員的推薦下購買了一副368元的眼鏡,可今年年初她就覺得眼睛有些疼痛。到醫院檢查后被告知是眼鏡的度數與眼睛視力不符造成的,近視200度的羅女士,居然配了250度的近視鏡。

      據醫生介紹,驗光度數不準,是許多眼鏡店的“通病”,電腦驗光不能取代人工驗光。另外,驗光除了要測視力外,還要查眼表疾病,測量眼壓、瞳距、角膜曲率,做視力分析、雙眼平衡等,所以消費者最好還是到醫院去檢查視力。

      在昆明的幾家眼鏡店采訪時記者發現,前來配眼鏡的學生和工薪階層的市民,在眼鏡店工作人員的招呼下,為省時間,迅速選好鏡架,經過電腦或者人工插片驗一下便可以拿到配好的眼鏡。整個過程,從選鏡架、鏡片,到驗光、打磨、裝配,前后不過半小時。

      一位眼科醫生表示,眼鏡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鏡片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至少40余道工序,到使用還要經過驗光、測瞳距、打磨、裝配等數道精密的工序。所以,眼鏡店若打出“立等可取”的招牌,以“快速驗光配鏡”方式招攬顧客是對消費者的誤導。配鏡是一種很細致的專業技術工作,通常需要3至7天,一些不具備先進加工技術設備的眼鏡店,甚至采用手工磨片的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立等可取”的要求,勢必會放松對眼鏡質量的追求。

    虛假打折

      到眼鏡店里配眼鏡,店員會讓消費者自由挑選鏡架的款式和鏡片的規格。一位眼鏡店工作人員說:“一般的消費者難以鑒別鏡片質量的好壞,價格高的未必是好的,不少消費者在購買鏡片時總會和商家討價還價,結果商家是降價了,但在消費者拿到眼鏡后,此‘片’已非彼‘片’了。偷梁換柱在眼鏡店時常發生?!?/P>

      和商場里經常搞促銷活動一樣,眼鏡店里也經常借助一些節日打折促銷。在降價的誘惑下,許多消費者寧愿買降價的產品。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眼鏡店里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虛假打折,先把價格自行抬高后再打折,實際上價格不但沒降反而升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規范眼鏡行業,需要質監、物價、工商、消協等多部門聯合作戰。物價部門應對眼鏡市場價格進行合理指導,質監部門應對產品質量進行把關,工商部門應適當提高從業門檻,消協則要對投訴面較廣的質量問題重視,并對違規企業進行通報。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防止眼鏡市場的無序競爭,確保眼鏡行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