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中央將繼續推動采暖費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對于供熱改革中的熱計量改造,建設部將推行能源服務公示的模式,用戶只花很少的錢或者是不花錢就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另外,為了使節能建筑得到用戶的認可,建設部今年將很快啟動建筑能效標識制度。
仇保興表示,中央穩步推進北方地區供熱體制改革,繼續推動采暖費補貼“暗補”變“明補”改革。加快研究制定與供熱體制改革相關的計價、收費等配套政策。督促各地落實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5億平方米的工作任務。
仇保興說,我們國家北方地區既有建筑中要進行計量改造的市場容量是非常巨大的?,F在通過摸索確定的技術改造的線路,主要是安裝熱分配表,這樣對原有管道不需要進行改造。從機制上,我們推行能源服務公示的模式,也就是說,這個小區要進行計量的改造,就請一家能源公司來,能源公司提供改造的費用、改造的技術、改造的裝備。改造好了以后,在一定的年限內,比如十年內,節能的效益及節省下來的供暖費用,部分返還給這個能源公司。十年以后,這個能源公司就退出了,這樣用戶只花很少的錢或者是不花錢就能夠達到節能的效果。
為了使節能建筑得到用戶的認可,得到市場的認可,建設部今年將很快啟動建筑能效標識制度。仇保興表示,要使建筑節能性能得到提高,一定要花一定的成本。這就像我們一般的產品,提高性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建筑商初次買的時候價格高一點,但每年節約下來的能源是經濟合算的。一般節能建筑通過7年,最長是十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