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整合、職能增多、總體人員增多,市場監督管理檢驗檢測機構也應該得到更好的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檢驗檢測機構的發展面臨嚴峻的形勢。
一、縣級檢驗檢測機構面臨的困境
1.隊伍建設上的困難
相比較而言,原工商部門人員結構相對老化,機構整合后,原檢驗檢測機構的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被安排到其他股室或機構從事其他工作,檢驗檢測機構人員進一步減少,技術力量得不到加強,反而進一步削弱。加上機構改革人事變動,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外行指揮內行的尷尬局面,造成檢驗檢測工作上的諸多困難和機構運行的不健康、不協調。
2.檢驗檢測項目單一
現在的縣級市場監督管理檢驗檢測機構,大多數是原來隸屬質監部門的質量計量檢測機構、隸屬食藥監部門的食品、藥品檢驗機構更名而來,而原縣級質監部門技術機構大多數只有為數不多的衡器、燃油加油機、壓力表、血壓計等計量標準,少數縣域經濟發展較好的縣級檢驗檢測機構建有建材檢驗室,或是瓦斯報警儀類檢測標準,食品藥品的檢驗機構在縣級基本上是空白。部分縣內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了職能整合,成立了綜合檢測機構,但也是空有機構、編制,無人員、無設備。
3.檢測設備少且簡陋陳舊
就原隸屬于質監部門的縣級檢測機構來說,檢測項目單一,只有衡器、壓力表、血壓計、燃油加油機等為數不多的幾個計量標準,有的所建檢測標準更少,只配備少量砝碼用于小型衡器的檢定。而隨著經濟發展,縣級檢驗檢測機構對于大型衡器的檢定也是存在諸多困難?,F在的大型衡器動輒上百噸,甚至150噸、200噸。就拿150噸的電子汽車衡來說,按照現行的JJG539-1997《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的規定,最少要配備75噸砝碼才能完成檢定工作,而縣級檢驗檢測機構一般就只有2、3噸砝碼,多一點的也就只有5、6噸,離檢定工作所需的砝碼還差得很多。退一步說,就算是配備了75噸砝碼,砝碼的運輸以及檢定時所需的砝碼裝卸和搬運設備也存在極大困難。檢驗檢測機構雖然隨著機構改革進行了整合、調整,但是基本還是原來的設備。
4.無符合要求的專用實驗室
現在的縣級檢驗檢測機構僅有幾間陳放設備的陳放室,沒有依照《檢驗檢測實驗室設計、建設技術要求》建設符合檢驗檢測業務需要的專用實驗室,也沒有實驗室專用的如溫濕度、氣壓控制方面的設備設施等。
5.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計量、食品、藥品、建材、機電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逐步建立起來,有的行業如水務、電力、石油化工等建立起了自己的行業實驗室、系統實驗室,授權或經考核許可的檢驗檢測項目也越來越多,大幅擠占了政府部門設立的檢驗檢測部門原有市場,致使發展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6.現有各縣級檢驗檢測機構具備的檢測資質未完全按照市場資源情況配置
各縣級檢驗檢測機構具有的檢測資質、檢測項目基本一致,對一些檢驗檢測技術水平要求低及眼下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進行重復建設,如衡器、壓力表、加油機等的計量檢測。
二、縣級檢驗檢測機構改革的思考
1.確立獨立法人法律地位
作為檢驗檢測機構,需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證書,這要求機構成為獨立法人,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在當前體制下,政府部門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除了承擔檢驗檢測任務外,還要協助抓好部門其他工作,不能集中精力抓好檢測機構建設和發展;同樣,當檢驗檢測機構出現工作失誤時,其主管部門也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在現行體制下,檢驗檢測機構與主管部門存在權責不清、政事不分的情況,其開展檢驗檢測工作的獨立性可能在某些時候受到干擾或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負能量,影響其獨立性、公正性。
2.加強經費保障
政府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改革和優化的定位應為公益性科研機構、法制性技術機構;以財政保障經費為主,檢驗檢測業務收入為輔。財政應充分保障人員工資、檢驗檢測實驗室建設、檢驗檢測設施設備購置、業務用車所需經費,讓檢驗檢測機構真正做到公益性、法制性,不再不同程度地依賴于市場,從而更加客觀、公正、高效地開展檢驗檢測工作,以保證檢驗檢測的科學性、權威性、公益性、法制性。
3.加大技術能力建設力度
檢驗檢測機構要以“公平、公正、客觀、科學、高效”為質量方針,以服務客戶為宗旨,以檢定、校準和檢驗檢測為主體,以復核檢驗檢測、司法仲裁檢驗檢測、強制檢定為中心。人事、組織、編制部門應拓寬進人渠道,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為提高檢驗檢測機構技術水平而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技術能力得到加強后的檢驗檢測機構,其職能、業務范圍轉為為行政、司法所需提供權威檢驗檢測、仲裁檢驗檢測,為其他檢驗檢測市場主體有爭議的檢測業務進行檢驗檢測復核,計量強制檢定等,公益性、法制性、權威性得到更大力度彰顯。
4.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整合精簡,避免重復建設
現有各縣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各自為政、主管部門不盡相同、檢驗檢測項目重復建設情況嚴重,推進機構跨部門、跨地域整合精簡是大勢所趨。減少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后,政府設立的檢驗檢測機構可以只在地市一級設立,或是劃區域設立,并且承擔綜合性行政、司法、仲裁檢驗檢測以及計量強檢工作。對于經濟發達、業務量大的地區,為保證檢驗檢測業務的科學、高效、公平公正開展,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適當增加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對于由市場主體依法成立的檢驗檢測機構,則不作限制,由市場本身根據資源配置情況進行調節。
三、檢驗檢測機構發展的展望
經過改革和發展后的公立檢驗檢測機構,與地方政府、部門進一步理清關系,政事分離,技術水平將更上一個臺階,其發展和運行將更加健康、可持續,更具法制性、公益性、權威性,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刊發于《中國計量》雜志第11期 作者:貴州省晴隆縣市場監督管理檢驗檢測中心 劉健
雜志訂閱電話:010-64297182 投稿咨詢電話:010-64297183 投稿郵箱:chinametrology~263.net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1-07-15
2020-02-14
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