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國計量工作

成都市2020年計量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1-03-29 作者: 來源:中國計量雜志 瀏覽:3934


嘉賓: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處長 陳垚


2020年,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安排部署,在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領導和支持下,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斷加強計量能力建設、提升計量服務水平,著力發揮計量在經濟社會運行中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服務城市發展、保障民生安全。

一、構建部門聯合監管格局,提升監管履職效能

一是完善計量工作機制。連續第6年制定《成都市計量發展行動計劃》,將計量工作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市、區兩級“質量強市”目標績效考評體系,2020年爭取地方財政免費強檢工作專項經費5200余萬元。出臺《成都市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強檢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指導目錄(2020-2023)》,指導全市分期分批新建和改(擴)建強檢計量器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

二是提升聯動監管合力。圍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聚焦7項計量監督檢查事項,制定“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細則。圍繞建設“平安成都”“健康成都”“綠色成都”,突出安全、醫療、環保等重點領域,聯合經信、應急、衛健、水務、公安、稅務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聯合懲戒。對1700余臺(件)安全防護用、8320余臺(件)環境監測用、2.1萬余臺(件)醫療衛生用和3.2萬余臺(件)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開展監督檢查,查處計量違法案件20余起。著眼解決計量器具不合格及其后處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發布《成都市2019年度強檢計量器具檢定工作分析報告》,努力提高部門聯合監管有效性和針對性。   

三是探索創新監管方式。以誠信監管為抓手,聯合發改等16個政府部門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培育誠信計量示范單位132家。以標準引領為抓手,聯合經信部門推動行業協會制定加油站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團體標準和充電樁誠信計量示范單位團體標準。2019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強檢目錄更新后,成立電動汽車充電樁課題組開展調查研究,分析現行充電樁產品標準與計量技術要求差距,形成《成都市充電樁計量功能測試分析報告》,提出過渡期監管建議。

二、加強計量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

一是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立成渝地區計量監管協作機制,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共建共享,共同打造成渝地區計量測試技術高地。圍繞軍民一體化發展,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科研攻關、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不斷壯大支撐成都高質量發展的技術力量。圍繞脫貧攻堅,按照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部署,出動40余人次為四川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及西藏阿里、拉薩等地區提供計量援助和幫扶,開展技能培訓和計量技術服務。

二是服務四川發展戰略。緊跟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成都“主干”城市作用,籌建“成德眉資區域計量合作聯盟”(成德眉資指:四川省成都市、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促進技術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供一體化計量技術服務,為全省20個地(市)州的1300余家檢驗檢測、交通運輸等領域企業提供計量技術服務。

三是支撐成都發展戰略。聚焦軌道交通、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成都“5+5+1”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領域,設立軌道交通、醫療衛生、檢驗檢測、冷鏈物流等4個計量檢測中心,積極申報籌建四川省冷鏈物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扎實開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活動,組建專家團隊13個,服務企業2.2萬家,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0余個。全市檢定強檢計量器具116.3萬臺(件),檢測非強檢計量器具62.2萬臺(件),為企業減負1.13億余元。

三、推進能力建設,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提升應急保障能力。新冠疫情發生后,建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計量服務快速響應工作機制,在全市設置16個快速響應窗口,迅速調集檢測人員和設備,24小時不間斷為學校、醫院、機場、車站等免費檢定(校準)體溫測試設備1.8萬余臺(件),校準生物安全柜975臺次、用于核酸檢測的PCR儀器224臺次。在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和擴項紅外耳溫計等計量標準3項。聯合經信部門為24家紅外體溫計生產轉產企業開展“一站式”政策宣講,計量、標準技術指導和檢測服務,為13家紅外測溫設備復產轉產企業提供研發測試服務,為中國一汽等60余家重點企業“量身定制”復工復產計量技術服務方案。

二是抓好基層隊伍能力建設。針對計量器具種類多、數量多和機構改革后基層監管人員變動大、數量少的現狀,采取遠程視頻和現場教學方式分類舉辦11期計量法律法規業務培訓班,培訓人員 2600人次。編制《成都市計量監管人員工作手冊》推送至手機端使用,通過實時更新,圖文并茂、學用結合,解決基層監管“最后一公里”難題。

三是提升技術機構能力水平。成都市政府投資6億多元新建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測服務中心,其中建設高標準計量實驗室3.5萬平方米。2020年投入設備資金2550萬元,升級換代計量標準,新建計量標準保持年均11.3%的增速。目前,擁有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353項、計量授權檢定(校準)項目700項、CNAS認可的校準項目347項,較五年前分別增長59.9%38.1%48.3%。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培訓通知 培訓通知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