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和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即摒棄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已列入我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
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依靠技術進步與能源結構調整:在技術進步方面實現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碳儲存、清潔生產與廢棄物循環利用、環境保護等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普及節能技術,大規模發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的計量,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性工作,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
一、強化社會責任,扎實推進計量管理工作
計量是節能降耗、污染減排的前提和基礎,企業是節能減排的主體,因此必須深入扎實抓好企業的節能管理工作。從能源計量的基礎工作做起,推動《節約能源法》的貫徹落實。開展節能降耗計量服務活動,依法成立節能降耗計量服務隊,督促指導國家、省、市確定的重點用能企業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建立計量器具檔案臺賬,并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檢定,幫助企業解決計量技術難題,提高能源計量管理水平。使用能單位真正了解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使能源計量得到企業的理解與重視,促使社會用能單位提高計量意識,扎實推進全社會的能源計量管理工作。
二、加大服務力度,為用能企業提供技術支持
充分發揮質監部門的技術優勢,在人員、計量技術、標準信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建立節能降耗管理機制,對企業的能源計量數據作出統一的規范要求,建立能源計量數據庫,使企業在計量檢測數據上看到節能降耗效果的數量變化,看到節能降耗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在企業選擇能源計量器具時,當好參謀、把好關,優化計量器具配置,督促企業配齊能源計量器具。在企業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中,應根據需要適時調整工作計劃,優先保證能源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對本機構未開展檢定項目的計量儀器、儀表,及時聯系上級和其他部門進行檢定、校準,從而保證企業所使用的能源計量器具有效運行。同時,定期組織業務骨干和技術專家開展企業重要能源的熱力測試、公證、核查等節能檢測服務,指導幫助企業做好各項計量數據的監測與采集,并將能源計量指標體系落實到生產經營和能源管理的全過程。針對企業存在的技術漏洞和工藝缺陷,積極幫助制定技術改造方案,改進生產方法、工藝流程,大力推行測量管理體系確認工作,通過加強企業自身的計量管理,達到節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三、加強計量監督檢查,督促引導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每月定期跟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耗情況,依據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對那些未按要求配備、使用能源計量器具,瞞報、偽造、篡改能源統計資料或編造虛假能源統計數據的企業進行嚴肅查處??梢耘c重點耗能企業以簽訂責任狀的形式把節能目標和能源計量工作任務層層分解,細化到每個分廠、車間、班組和個人,實行績效考核與節能獎勵制度,將產品單位能耗與生產崗位獎金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節能意識和積極性。通過執法檢查,一方面依法督促企業加大工作力度;另一方面根據監督檢查結果發現能源計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進下一步工作。
四、加大能源計量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結合“5.20世界計量日”、“質量月”等活動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能源計量宣傳活動。強化能源形勢宣傳,宣傳能源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提高全社會對節約能源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資源環境意識和節約意識。加強能源與計量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公眾和企業法人代表的能源意識和能源計量工作的法制意識。普及能源計量知識,積極宣傳計量知識、先進的能源計量儀表和檢測技術信息、能源計量工作方面的典型經驗、涌現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使節約能源成為每個公民、企業的自覺行動。在全社會營造準確計量、合理用能、高效用能的良好氛圍。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