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高質量發展擺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把質量提升和創新驅動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大力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全面推動了“湖北造”提質增效,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湖北造”金字招牌。
9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三場,介紹湖北省“擦亮‘湖北造’金字招牌 不斷開創質量強省新征程”的情況。
1 強化政策引導,推動“湖北造”變革發展
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新挑戰,2018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湖北行動綱要》《湖北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省實施方案》,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全省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構建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推動“湖北造”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產品準入制度“放管服”改革,有序推行“一企一證”,取消24類工業產品和所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前檢驗,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時限由60個工作日壓減到9個工作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湖北造”發展活力。
2 推進質量提升,促進“湖北造”提質增效
湖北堅持創新驅動,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新興產業培育工程、重點項目品牌激勵工程,規上工業主營收入達4.24萬億元,居全國第6位,推動全省制造業向中高端、智能化發展。
2018年,湖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6653億元,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從2013年的第1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7位,企業數量達到6590家,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華為、小米、聯想等知名領軍企業云集湖北。
3 深化品牌建設,打造“湖北造”金字招牌
2009年,湖北正式設立“長江質量獎”,十年來“長江質量獎”已舉辦7屆,中鐵大橋局、東貝電器、安琪酵母、馬應龍藥業等20家企業獲此殊榮。
以爭創長江質量獎為契機,我省一批企業向世界級質量水平對標看齊,長江質量獎獲獎企業——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在國內研制出G.654.E光纖,成功應用在京津濟寧陸地干線,成為中國企業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生動案例,并成為首個獲得“歐洲質量獎”的中國企業。
近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東風公司、九州通、卓爾控股等10家湖北企業上榜,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4 提升技術標準,夯實“湖北造”基礎支撐
圍繞全省20個千億元產業建設目標,我省大力推進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基礎設施建設,中南大區高精度恒溫恒濕實驗室、湖北?;钒b物檢驗檢測基地進入實質建設階段,新增國家級、省級檢驗中心19家。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省計量院為龍頭,17個市級和72個縣級計量技術機構為主體的量傳溯源體系,全省法定計量技術機構91個,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234萬臺件。
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有檢驗檢測機構1391家,實驗室總面積達到225萬平方米,設備23.5萬臺(套),整體規模在全國居中等水平。
5 堅持綜合施策,增強“湖北造”競爭力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效益研究基地關于湖北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分析報告,2014年以來,全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逐年上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領先優勢由2014年的1.19增加到2018年的1.77,呈現出穩中有進,逐步提升的總體態勢。
2018年我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率得分達到79.7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9.83,比較優勢明顯。2018年我省出口產品質量溢價率排名全國第四位,進出口貿易規模連年攀升,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技術密集型產品比重穩中有升。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