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培訓: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講座
第一節 簡述
一、要求的內容
《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范》對企業計量保證能力的要求包含在《規范》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這三章分別從管理、技術和產品三個方面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計量保證能力提出了要求。這些要求是生產定量包裝商品的企業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在這三方面的要求中,管理要求是基礎,技術要求是關鍵,產品要求是目的。這些要求是計量保證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
二、要求的依據
《規范》中所提出的要求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依據,一是國家計量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法制要求,如《規范》中的4.5、5.1、5.3、6.1、6.2等條款的要求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和《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法制性、強制性要求,這些要求是企業必須依法遵守的,如違反了這些法制要求將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二是保證企業能持續穩定地生產凈含量準確可靠的定量包裝商品所必須具備的管理和技術要求,如《規范》中的4.1、4.2、4.3、4.4、5.2、5.4、5.5、5.6、5.7、5.8、6.3、6.4、6.5等條款都是企業建立完善的計量保證體系并能保持有效運行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企業能持續、穩定地生產符合規定要求的定量包裝商品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三、要求的特點
《規范》中對管理、技術和產品三個方面只提出要求,不規定實現要求的方法和途徑,而且要求也是適用于所有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的通用要求,每個定量包裝商品的生產企業應根據《規范》中提出的基本要求,結合本企業的產品特點、生產規模和經營方式,選擇適合于本企業實際情況的方法和途徑,建立具有可操作性、有實際效果的計量保證體系,以達到《規范》的要求。如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企業,可根據《規范》“4.4管理文件”的要求制定企業的《計量管理手冊》,編寫比較詳細的管理程序文件;而對于生產規模較小,人員較少的企業則可根據該條款的要求制定必要的計量管理制度就可以了。
為了幫助《規范》的使用者準確地理解要求的基本內容和實質,掌握要求實施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在第三講和第四講中將從規范條文、理解要點和實施指南三個方面對《規范》中的每項要求作具體介紹,以供企業在實施規范時參考。
[page_break]
第二節 管理要求
計量管理是企業實現計量保證的前提和基礎?!兑幏丁返牡谒恼鹿芾硪?,從管理職責、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文件和計量單位等五個方面規定了企業的計量管理工作應具備的基本保證能力。
一、 管理職責
1.規范條文
企業管理者應了解計量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要求并負責在本企業組織實施。
2.理解要點
(1) 管理職責,也就是管理者職責,即企業領導人職責。在企業的管理活動中,領導者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企業能否建立既符合計量法律、法規要求,又滿足企業自身需要的計量保證體系關鍵在領導,尤其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否則,不僅將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損失,更將因違反計量法律、法規的要求而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企業領導人應帶頭學習了解計量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要求,增強計量法制意識,提高計量執法的自覺性。相關的要求是指企業為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并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定量包裝商品所必須具備的計量技術條件和有關的資源。
(3)企業領導人不僅應學習了解計量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要求,而且應該負責在本企業組織實施。具體包括:
?、僭谌w員工中進行計量法制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全體員工的計量法制觀念;
?、谡J真貫徹實施計量法的有關規定,保證計量法的各項要求在企業得到實施;
?、鄹鶕髽I的實際需要,配置必要的計量資源,包括組織、人力、計量設備和環境設施等。
3.實施指南
(1)應以文件的形式,規定企業領導人有關計量工作的職責。
(2)企業領導人應積極參加有關計量法律、法規的培訓,增強計量法制觀念,并在企業組織全體員工學習計量法律法規,對學習的效果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考核。
(3)聯系本企業的實際,明確企業以及各部門應遵循的計量法律法規的教育要求,并認真組織實施。
(4)結合其他要求的實施,企業領導人應認真分析企業對計量的需求,并根據需求配置相應的組織、人員、計量設備和計量設施等有關的資源。
[page_break]
二、管理機構
1.規范條文
企業應有明確主管計量工作的負責人,有管理計量工作的部門,能統一管理本企業的計量工作。
2.理解要點
(1) 健全的計量管理機構是計量管理的組織保證。計量管理機構在企業主管計量工作的負責人的統一組織領導下,擔負企業的計量管理工作,以保證計量法在企業的實施,并使計量工作滿足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
(2)一個完整的計量管理機構應包括領導層、職能層和基礎層三個層次。領導層是主管計量工作的企業領導;職能層是歸口管理計量工作地職能部門;基礎層是車間或班組分管計量的專(兼)職人員。具體的機構可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經營特點和實際需要確定。
(3)一個管理機構的有效性關鍵在于職責的明確。由于計量工作的法制性、統一性,決定了計量管理機構必須對企業的計量工作實施統一管理。
3.實施指南
(1) 企業應明確規定主管計量工作的領導和歸口管理計量工作的職能部門。
(2) 企業應以文件形式規定企業主管領導、職能部門和專(兼)職的計量管理人員的職責、權力和相互關系。
(3) 歸口管理計量工作的職能部門應統一管理企業的計量工作,并認真履行其規定的職責。
三、計量人員
1. 規范條文
企業應配備與生產經營相適應的,并經過培訓的計量管理、檢定和商品量檢測人員。
2. 理解要點
(1) 在企業的計量保證能力中,計量人員是最基本的要素。
配備經過培訓,具有相應能力和資格的人員從事計量管理和計量技術工作是保證企業計量工作正常、有效運行并達到預期要求的關鍵。
(2) 計量人員包括計量管理和計量技術兩類人員。計量管理人員是指企業主管計量工作的領導和具體管理計量工作的專(兼)職人員;計量技術人員是指從事計量器具檢定、校準、修理和維護以及從事商品量檢測工作的人員。在一些小型企業,往往是由一個人同時承擔幾個方面的工作。
(3) 企業計量人員的配備數量和對人員素質的要求,應根據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規模、產品技術含量和生產工藝的復雜程度來具體確定。
(4) 計量工作是一項法制性和技術性都比較強的工作。因此,無論是從事計量管理,還是從事計量檢定或商品量檢測等技術工作的人員,在上崗前應經過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格。在計量崗位上工作的人員,由于計量管理和計量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企業自身的不斷發展都會對計量人員的素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為此企業應加強對計量人員的培訓,以不斷提高計量人員的素質。
3.實施指南
(1) 企業法人應接受計量法律法規的培訓,增強計量法制觀念,自覺遵守計量法律法規,并不斷加強對企業計量工作的領導。
(2) 主管計量工作的領導和專(兼)職計量管理人員應接受計量管理函授培訓,掌握計量管理的要求和方法,勝任計量管理工作。
(3) 計量檢定、校準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取得計量檢定員證后從事計量檢定、校準工作;從事商品量檢測的人員應經過崗位培訓,掌握必要的計量知識和檢測方法后上崗。
(4) 企業應以文件形式規定各類計量人員的職責,加強培訓教育和監督管理,使其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并不斷提高計量業務水平,以適應工作的要求。
四、管理文件
1.規范條文
企業應建立與本企業生產相適應的計量體系文件或計量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地貫徹執行,實施結果要有記錄。計量體系文件或計量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 計量管理機構及人員職責;
(2) 計量器具配備管理程序;
(3) 計量器具采購、流轉管理程序;
(4)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管理程序;
(5) 不合格計量器具的管理程序;
(6) 產品計量檢測管理程序;
(7) 不合格產品控制程序;
(8)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程序。
2.理解要點
(1) 計量體系文件或管理制度是企業計量管理的具體體現,是保證計量工作正常運行的法規性依據。通過對有關計量活動作出文件化的規定,使企業計量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計量體系文件或管理制度至少應包括規范中所規定的八方面的內容。這些是保證計量管理工作正常進行所必須的,企業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加以充實。
(3) 建立計量體系文件或管理制度的關鍵在于有效地貫徹執行,執行的結果一定要有記錄,以形成客觀證據,證明實際管理工作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3.實施指南
(1)企業應根據《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范》的要求,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計量體系文件或各項計量管理制度。文件或制度應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生搬硬套,流于形式。
(2)計量體系文件或管理制度是企業內部關于計量工作的法規,制度的頒布要正規,制度的實施要嚴肅。
(3)體系文件編寫的形式可采用兩種方式:對于中型企業,可參照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方式進行編寫;對于小型企業,可按照習慣的管理制度的方式進行編寫。
(4)體系文件編寫的內容,應覆蓋《規范》所規定的有關要求。有關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內容可參考第三章企業自我評價的要求制定。
五、計量單位
1.規范條文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文件、計量設備及產品標識、使用說明書等必須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2.理解要點
(1)保證單位制度的統一,是計量立法的宗旨之一。因此《計量法》明確規定“國際單位制計量單位和國家選定的其他計量單位,為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應當廢除”。為此,企業必須嚴格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2)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使用的計量設備、公文、文件、技術資料、產品標識、說明書以及統計資料中應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3.實施指南
(1)各類計量設備都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進口計量設備或進口生產設備中帶有計量設備時,在進口合同中必須提出明確的要求。
(2)各類公文、報表、統計資料、技術文件、產品標識、說明書、工藝圖紙中都應采用法定計量單位。要注意防止單位的錯誤使用。
內容推薦
更多>20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