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已全面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業用水實現了全計量、全收費。昨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市財政局、市水務局獲悉,本市近年來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全鏈條管理機制、配套建設微灌、噴灌等田間節水設施、制定農業水價政府指導價等,探索形成了農業用水 “細定地、嚴管井、上設施、增農藝、統收費、節有獎”的節水新模式。而從今年起,本市首次針對農業用水出臺的節水獎勵辦法——《北京市“兩田一園”高效節水獎勵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按照辦法,年度“兩田一園” 實際用水量低于農業用水限額指標的節約水量,每1立方米由市級財政給予資金獎勵1元。
多項政策文件頻出
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全面鋪開
2014年2月25日和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工作時,強調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這是根據新時期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對北京農林水發展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同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關于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了“量水發展、生態優先、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的原則,旨在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全面提升農業節水水平、“菜籃子”保障水平、現代種業發展水平和生態建設水平。而這份文件的出臺,后來被認定為是北京農業節水新坐標,在這份文件的“指揮棒”下,北京農業高效節水工作就此翻開了嶄新一頁。
市有關部門及時對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制定下發了《北京農業高效節水實施方案》,水務部門圍繞“農業用新水負增長”的硬約束,頂層設計推動實施“細定地、嚴管井、上設施、增農藝、統收費、節有獎”的節水新模式,在順義、房山、通州漷縣系統地開展了農業綜合節水試點工作,實施工程與農藝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計量收費與節約獎勵相結合的綜合措施,探索農業綜合節水試點成效。
到了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視察北京工作,要求做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北京市委市政府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強力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決策者們把新的節水目標鎖定在了全市的糧田、菜田、鮮果果園上。于是,2017年6月30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推進“兩田一園”高效節水工作方案》,推動“兩田一園”實施區域規?;咝Ч澦喔?、進一步降低農業用水總量、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同年,由市水務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委、市規劃國土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出臺,對全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做出進一步具體部署,強調了健全完善農業計劃用水制度,強化了區政府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主體責任。自此,北京市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在全市各區相繼鋪開。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兩田一園”高效節水聯席會議辦公室(簡稱“兩田一園辦”)成立,開始全力推動糧田、菜田、果園高效節水工作,積極探索農業節水新模式。
新增35萬余畝高效節水灌溉地
水利用系數將達0.75以上
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中,“細定地、嚴管井、上設施、增農藝、統收費、節有獎”這一節水新模式貫穿始終。
以細定地為例,重新劃定農業生產空間,將農業生產面積控制在250萬畝左右,其中:糧田80萬畝、菜田70萬畝、鮮果果園100萬畝?!敖涍^農業水價的綜合改革,農業用水量‘負增長’的目標已經實現。北京市農業用水量由2013年的7.3億方下降到2019年的3.69億方,已實現‘十三五’水務發展規劃確定的農業用水量控制在5億立方米左右的目標。”相關人員指出。
據了解,在綜合改革中,“上設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要首先對籽種、蔬菜、果樹配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不同種植結構采用不同節水設施 ,“就是要改變之前大水漫灌的方式,對農作物進行精細化灌溉,讓其既生長得更好,又能省下水!”
于是,每年將用水指標分解到區、鄉鎮和村,嚴格實行灌溉用水限額管理。設施作物每年用水量不超過500立方米/畝,糧田、露地菜田每年用水量不超過200立方米/畝,鮮果果園每年用水量不超過100立方米/畝。 “如此標準下,不上節水設施,用水肯定是不夠的。”相關負責人說,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各區首先強力推動灌溉方式由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向微灌、噴灌等用水效率更高的節水灌溉方式轉變。在“兩田一園”范圍內采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發展雨養旱作農業,推廣水肥一體化、防草布、蓄水保墑等農藝節水技術,引導農戶采用高效節水灌溉方式。自“十三五”以來已累計將35萬余畝地變成高效節水灌溉地。
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逐年提升。由2013年的0.701提高到2019年的0.747,年均增長1.04%。預計2020年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將達到0.75以上,也就是說從農業灌溉水源井每提取1方水,75%被用于田間農作物的灌溉。
兩田一園農業用水
實現全計量全收費
農用井不交水費,是上世紀50年代為鼓勵發展農業定下的老規矩。農業用水綜合水價改革最大的轉變就在于交納水費?!案鲄^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農業用水水價,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促節水?!薄皟商镆粓@辦”相關人員表示。
所謂統收費就是各區政府負責制定本區農業水價政府指導價,執行超限額累進加價政策,村集體通過“一事一議”確定具體價格水平,如:順義區農業用水限額內指導價為0.65元/方—1元/方,超限額加收水資源稅;房山區農業用水限額內指導價為0.56元/方—1元/方,超限額1.5元/方,并加收水資源稅?!坝捎谵r業灌溉骨干工程全部由政府投入,田間節水工程也有政府補助,因此農業水價主要是為了彌補動力費、人工費、日常維修費等部分運營成本?!毕嚓P人員解釋說。
據了解,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突出特點是水量計量,時時監控。在機井管道上安裝流量計,采集水量數據,通過遠程傳輸數據到農業節水灌溉智能管理平臺,實現對農業用水的動態監控和管理。目前,“兩田一園”范圍內1.7萬余眼灌溉機井全部實現裝表計量。
節水有獎
首個市級獎勵政策出臺
所謂“節有獎”,是根據用水戶節水工作開展情況及節水數量、考核結果發放節水獎勵資金,“實際上,各區都在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節水獎勵、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機制?!?市財政局王林琳介紹說,像最早啟動試點的房山,在不超過用水額度的情況下,每少用1立方米清水,農民還能得到1元錢的獎勵,相當于政府對剩余的用水額度進行了回購。這樣一算,只要節水做得好,農民的灌溉成本并不會增加。
據了解,從今年1月1日起,本市首次針對農業用水出臺的節水獎勵辦法——《北京市“兩田一園”高效節水獎勵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按照該辦法,對有關行政區“兩田一園”范圍內農業生產實際用水量低于用水限額指標的部分給予資金獎勵。獎勵標準以區為單位,年度“兩田一園” 實際用水量低于農業用水限額指標的節約水量,每1立方米由市級財政給予資金獎勵1元。
“節水獎勵政策的出臺,將為實現農業用水負增長夯實制度基礎。同時,可保障農業用水限額指標100%下達到村、按水量收費率達到100%。”市水務局劉祥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