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9點20分,“NCCMAHA”號油輪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實華碼頭完成計量鑒定,緩緩起航前往新加坡。此時,距離這船出口成品油完成裝船還不到半個小時,能夠如此快速高效地完成計量鑒定通關驗放,要歸功于“云計重”模式。
這是青島海關創新推出的出口成品油快速鑒定新模式。“壓縮了計量時長,減少了人工誤差,大幅降低了罐容緊張對生產組織的影響。”中國石化青島煉化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張海濱說,得益于這一模式,保守估計企業每年直接受益會超過800萬元。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國內成品油需求疲軟,中國石化青島煉化的成品油出口產銷難以平衡,庫存一直處于高位運行。
針對企業困難,青島海關所屬黃島海關創新探索出口成品油“云計重”快速鑒定新模式。這一模式運用“互聯網+過程管理”的創新理念,引入第三方數據比對,實現了出口成品油計量的“零待時、無接觸”。
在該模式下,海關關員在辦公室可通過互聯網登陸出口成品油快速鑒定管理信息系統,實施質量流量計計量數據、岸罐雷達數據的遠程采集、確認、比對、分析和應用,以及裝船過程流量計運行狀態的監視,進而實現高效、可視、快速、無接觸計量鑒定。據了解,由于信息系統將質量流量計實時數據存儲到數據庫,這一系統和模式可以滿足流程模擬畫面顯示、歷史運行趨勢曲線查詢等功能,實現歷史數據可追溯,計量場景可再現。
“‘云計重’是創新的集成,我們不僅通過管理信息系統遠程讀取煉廠、碼頭這兩組流量計數據和岸罐雷達數據,還引入了第三方的岸罐、船艙計量結果?!秉S島海關副關長郄勇介紹,這樣一來就實現了計量數據“5重比對”,保證了離港提單數據準確性,實現出口成品油高效快速通關。
日前,“云計重”快速鑒定模式已入選山東自貿試驗區首批創新案例,將為全國成品油快速出口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海關共監管青島港出口成品油225.7萬噸,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