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計量,大家既熟悉又陌生。從我們戴的眼鏡,起床看的鐘表,到出租車計價器,體檢用的血壓計、體溫表,乃至天上的北斗導航系統,都離不開計量,都是計量技術應用的產物。
計量,我國歷史上稱為“度量衡”,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計量的概念?,F如今,計量已涉及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科學試驗、國內外貿易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各個方面。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完善計量技術法規體系,重點在保障民生和服務經濟發展等方面卓有成效。今年,我省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71項,改造提升社會公用計量標準9項。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已達1768項。
計量有效保障民生
“今年,我們在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開展了智能電能表狀態評價與更換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我省運行電能表監管新模式?!眹W山西計量中心標準量傳室處長靳海崗介紹,通過遠程采集、實時在線監測,用全國最先進的誤差分析模型,經過大數據運算,對綜改區的1538臺電表進行了3輪驗證,狀態正常率達98.89%。也就是說,運行誤差監測模型計算結果判定智能電能表狀態評價為正常,實際運行狀態計量準確。而計算范圍內所有計量不準確的智能電能表,都包含在運行誤差監測模型輸出的狀態評價結果為疑似異常范圍中。
通過這種方式,根據在用民用電能表8年輪換一次的制度,每年需更換12.5%,按照全省在用1100萬塊智能電能表計算,更換費用約6.88億元/年。如果按照失準更換方式,狀態評價為疑似異常的電表占比2%,全省只需更換22萬塊,更換費用約為1.1億元,每年能節省更換費用約5.78億元。
目前,我省已起草了《智能電能表評價更換技術規范》,推動運行電能表管理模式由周期檢定(輪換)向狀態評價更換轉變?!按艘幏兜闹朴喚哂虚_創性意義,既是切合實際需要的技術創新,又是服務社會的基礎工作。可根據監測結果判定電能表是否失準,作為指導電能表更換的依據。”靳海崗說。
省市場監管局計量處處長樊利民表示,運行中電能表的計量準確性是關系社會民生的熱點問題。而現階段缺乏對運行電能表的計量準確性進行全量監測評價的方法和規范,無法實時監測電能表現場運行誤差情況,更無法對在用電能表進行有效監管。因此,需要研究制定運行智能電能表誤差的遠程監測評價方法和規范,準確獲取運行智能電能表的誤差狀態,才能真正保障電能供用雙方的切實利益,服務社會民生。同時,也可對用戶申校的運行電能表進行誤差校準,意義十分重大。
計量助推產業升級
計量是工業生產的“眼睛”,也是工業生產的“神經”,在產業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
今年7月,山西重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正式成立,是我省首家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具備從原材料采購、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藝改進、交付客戶到售后服務涵蓋重型裝備產品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計量測試的基本服務能力,基本滿足重型裝備產業對大型幾何量、力學性能、無損檢測、金相分析、工業化學分析等關鍵檢測技術的需求。
精益生產是實現產品質量和效益的最佳途徑,是企業創建優質品牌、提質增效的有效方法,而計量精準測試和應用是實現工業制造精益生產的基本條件。如正在實施的試樣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大型三坐標測量儀、無人吊車三維定位檢測系統等多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太重產業計量在風力發電設備螺栓液壓緊固設備計量檢測校準,核電裝備、風電裝備、煤化工裝備的關鍵參數測量,軌道交通設備全過程的計量和理化檢測,整機產品和零部件檢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產業計量基礎保障和支撐作用。
“該中心從科研設計試制、原材料檢驗、過程工藝檢測控制、物料配料能源計量、成品出廠檢驗、環境監測等諸多方面進行精準計量測量,把產品生產過程監控在最佳狀態。為我省重型裝備產業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從設計、生產、使用以及報廢全過程全方位計量服務和指導?!碧乩砘瘷z定中心副主任徐永健說。
為有效提升計量在產業發展中的技術支撐作用,我省積極推進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建設。除成立了山西重型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外,還批準籌備建設山西不銹鋼及新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正在申報山西省電能儀器儀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
計量監管規范市場
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運用“互聯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從4月1日起運行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工作計量器具的臺賬維護、網上約檢、預約受理和檢定結果登記“一網通辦”。截至目前,全省在該系統注冊的檢定機構95家,注冊的計量器具使用單位10304戶,通過系統申請檢定的器具達到324744件。
同時,我省進一步完善計量技術法規體系。共受理了32個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的項目申請,有20個技術規范被批準立項?!恫裼蛙嚨趸铮∟Ox)檢測儀校準規范》和《多軸滾筒式汽車底盤測功機校準規范》兩個地方規范已經發布實施。
為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我省組織開展了學校周邊的眼鏡配制場所監督檢查。全省共檢查眼鏡配制場所1887家,檢計量器具6258臺,責令整改397家,依法查處72家,培育計量誠信示范單位310家。
針對加油機計量作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開展了加油機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全省共檢查加油站2591家,加油機11933臺,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8起,處理投訴舉報43件,已做出誠信計量公開承諾的加油站2022家。
在開展國抽的同時,組織省級計量監督抽查。對家用電磁灶、自動電飯鍋等7種用能產品150個批次的能效標識進行了監督抽查;對袋裝水泥、油漆涂料等9種520個批次的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對茶葉、化妝品等6種商品330個批次的過度包裝進行了監督抽查;對米、面粉、食用油等8類定量包裝商品的20家企業53個批次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等。
樊利民表示,通過對各個行業的監督抽查,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有力保障了企業、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