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少,既關乎身體的營養狀況,又關系到血糖的控制。而判斷食物是吃得多還是吃得少的標準,是食物的熱量計量而不是重量計量。因此,糖友能夠計量食物的熱量是飲食控制的基本技能。說到食物計量,以往糖友們看到、聽到的都是某食物要吃生重多少克,或某食物要吃多少千焦、大卡(或千卡),大家一聽就頭暈。其實在平衡膳食時,食物的計量還有一個更加簡單易操作的食物計量單位,那就是“食物交換份”。用卡路里計量熱量,計量單位太小,好比買菜用毫克。而用食物交換份計量熱量,計量單位大小合適,好比買菜用兩。
“食物交換份”最早起源于國外,是糖尿病飲食治療和教育過程中運用的概念。所謂的食物交換份就是根據計量習慣,把各類食物按照其來源、性質分成六大類:谷薯類、蔬菜類、水果類、蛋白質類、油脂類和堅果類。同類食物在一定重量內,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似,可任意交換。為了便于了解和控制食物攝入的總能量,規定每一份食物交換份所含能量均為約377千焦,也就是90千卡(或大卡)。只要每日飲食中按合理比例包含這六大類食物,即可構成膳食平衡?!笆澄锝粨Q份”作為計量單位,既能反映食物的熱量,也能反映該類食物的平均生重和熟食體積,比如1食物交換份的谷類,熱量是90千卡,平均生重是25克,熟食體積是80毫升; 1食物交換份的蔬菜,熱量是90千卡,平均生重是500克,熟食體積是560毫升。生活中,我們吃的都是熟食,所以測量熟食的體積計量食物的熱量最為方便。雖然用熟食體積計量食物熱量誤差較大,但人體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這點誤差可以接受。
目前,能夠計量食物熱量的計量器是沒有的,筆者發明了一個能夠估測食物交換份的餐盤,它能很好地落實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下一講,我們就來告訴你如何用《食物交換份餐盤》來進行糖尿病的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