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一架直升飛機滿載仿生農藥,轟鳴著朝重慶市南川區黎香湖上空飛去,對重慶市主要樹種馬尾松林進行精準噴藥防治松墨天牛。從飛機飛行軌跡到飛行高度,再到施藥流量和施藥覆蓋度……完整直觀地呈現在重慶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中心LED屏幕上。這標志著重慶市首次應用“航空施藥作業監管與面積計量系統”,對飛機防治森林病蟲害全過程實施作業監管。
重慶市首次智能化飛防作業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地,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地位重要。目前,實施飛機噴灑防治病蟲害已經成為我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國實施飛機施藥防治起步較晚,作業裝備技術水平較低,飛防過程監管技術相對落后,存在農藥噴灑均勻度不夠、覆蓋度不高等現象,嚴重影響飛防效果及成效評估。
為提高重慶市林業有害生物飛防作業水平,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利用已建的重慶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信息系統,引進中農智控等單位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和智能化集成,豐富智慧林業內容,首次將“航空施藥作業監管與面積計量系統”運用到飛防實踐之中。
配藥到噴灑全智能化操作
“從農藥的配比、輸送到飛機噴灑實行全智能化操作,綜合運用現代信息、通信、視頻、勘測、傳感等技術,對飛防作業設計、作業準備、空中施藥、防治效果、死松樹核查等進行監測管理。”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有關專家介紹,飛行員按照飛防作業設計,通過系統終端可實行空中精準施藥,監測人員通過在飛機上安裝的監測設備,對飛行軌跡、飛行高度、施藥流量和施藥覆蓋度等全過程進行實時監管,指揮中心通過監測設備隨時查看飛防視頻和飛行數據,對飛防作業情況進行指揮調度,保證飛防質量和效果。
智慧林業系統功能強大
為提升重慶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利用“航空施藥作業監管與面積計量系統”實施飛防作業監管的同時,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建設了“重慶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信息系統”,全面提升了我市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從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分析決策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如該站指揮中心利用鐵塔在18個區縣建立的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能有效監測視距范圍內疫情發生的情況。
據了解,隨著“重慶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重慶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朝著數據采集規范化、數字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實時化,預測預報真實化、精準化,決策調度科學化、可視化方向邁進,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