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就介紹過中國海軍636A遠海測量船,而今天我們專門來說說這型測量船的船名,大家知道中國海軍序列里用人名命名的艦艇極少,目前也就是訓練艦、試驗艦和這型測量船,能被命名在這些艦艇上的都是著名的人物,有航海家、民族英雄和科學家等。
然而636A遠海測量船的船名,都是用科學家命名,比如氣象學家、核物理學家、空氣動力學專家、力學專家、數學家、橋梁專家等。只要說出他們的名字,可以說幾乎家喻戶曉。
636A到目前為止已經建造了9艘,她們最奇特的地方是使用兩種舷號,數字舷號時是8XX,而文字舷號時是海洋XX號,我們就依次介紹下其命名的人物生平和對應的舷號。
872竺可楨船/海洋二十號,于2008年服役。
竺可楨(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今屬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875錢三強船/海洋二十二號,于2008年5月1日服役。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紹興,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
873錢學森船/海洋二十三號,于2015年12月26日服役。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874鄧稼先船/海洋二十四號,于2016年2月2日服役。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876錢偉長船/海洋二十五號,于2016年7月25日服役。
錢偉長(1912.10.9—2010.7.30),江蘇無錫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877陳景潤船/海洋二十六號,于2016年12月8日服役。
陳景潤,(1933.5.22—1996.3.19)生于福建福州,當代數學家,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后改稱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改稱院士)。
878王淦昌船/海洋二十七號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于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879朱光亞船/海洋二十八號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漢族,湖北武漢人,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后改稱為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880茅以升船/海洋二十九號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從以上的命名人物來看,這型船可以說都是以院士命名的,可想而知中國海軍對于科學家的尊敬,以他們為名是光榮的、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