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綠色低碳、節能減排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畫卷。在“雙碳”背景下,“碳匯”如今已成為熱詞?!疤紖R”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而計量作為能源資源節約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術支撐,是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眼睛”,也是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重要基礎和保障。
??2024年9月,崇明橫沙森林碳匯計量試點工作站落戶橫沙鄉,該項目以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探索建立全市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為目標,服務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助力實現上海市“雙碳”目標。
??在橫沙島新窯路生態廊道林地內,一座高達20米的銀色高塔矗立于森林深處,筆直地伸向高空,似與周邊的樹木“一較高下”。眼前這座高塔作為橫沙島通量監測站之一,正源源不斷地收集周圍一千多畝森林碳吸收的數據。2024年全年,橫沙全島碳匯固碳總量達3.3萬余噸。數據的背后是科研人員數以萬次的實驗成果。
??據了解,通量塔上搭載的多種設備,可對大氣間的二氧化碳、水汽濃度、能量通量進行長期觀測研究,以便隨時隨地“把脈”生態系統變化。除了此地,在橫沙,另有兩處通量監測站,分別位于稻田和橘園,站點均采用國際標準的渦度相關通量觀測技術,迄今已連續積累2-3年的通量觀測數據,可為森林碳匯計量工作站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撐。
??“橫沙島沒有工業污染,因此是一個天然的科學試驗場,非常適合做計量試點標定的工作?!背缑鳈M沙森林碳匯計量試點工作站有關負責人介紹。
??濕地作為四大陸地生態系統之一,過去一直被認為是大氣二氧化碳的重要“碳匯”,橫沙東灘是我國濱海濕地長江口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三個碳通量監測站點的基礎上,未來,實踐工程將推動橫沙新洲東灘濕地碳通量測量系統項目籌建,增加碳通量測量的應用場景,助力橫沙鞏固提升多類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能力。
??“積極推進崇明橫沙森林碳匯計量試點實踐工程,不僅是建立健全上海市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支撐崇明乃至全市雙碳工作目標實現的一項有力舉措,也是以綠色發展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眳^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橫沙島作為崇明三島之一,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開展碳匯計量試點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本次崇明橫沙森林碳匯計量試點重點實踐工程的啟動,標志著崇明區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目前,橫沙森林碳匯計量試點工作已有50余名科研人員協同參與。去年12月,為便于科研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工作站在橘園通量塔附近新建一所移動測量實驗室。實驗室可搭載實驗工具,不僅節約成本,還可確保監測的連續性、靈活性?!拔覀儗⒔Y合長江口碳中和實驗室已開展的森林碳匯工作,計劃通過一年半的時間,在橫沙島開展森林碳匯計量試點項目,爭取到2026年,能在全上海范圍內率先制定森林碳匯計量技術規范,再逐步推廣至全國?!眳^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