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5歲的王剛依舊很忙。作為湖北省宜城市檢察院的公益訴訟檢察官,他不是在辦案現場,就是在去辦案的路上,腳步幾乎停不下來。
如果以影視劇中那種身材修長、五官俊朗、氣質脫俗的檢察官形象作為參照,王剛算不上“合格”。他黝黑的臉龐總是掛著淳樸的笑容,讓群眾看著就心生歡喜。
6月18日,在宜城智慧綠色船舶制造業產業鏈項目工地上,造船廠現場負責人許元濤一見到王剛就迎了上來,“王檢察官,又來關心項目的進展啦!”
1 造船廠和工人的飯碗都保住了
王剛和許元濤的相識,源于兩年前的一起船舶污染案。
前兩年,宜城市檢察院接到上級移交的漢江船舶污染案件線索,該院公益訴訟部門遂對該移交線索進行立案調查,承辦檢察官就是王剛。
“造船廠在未配備污染防治設施的情況下,從事船舶修造和拆解作業活動,拆解的固體廢物隨意堆放,距漢江主河道約2米,存在污染漢江的風險。”王剛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問題找到了,到底該誰監管?2022年2月,王剛邀請當地交通、經信、生態環境等部門召開檢察聽證。經過近3個小時的深入溝通,各方最終達成了以交通部門為主、經信和生態環境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通力協作的共識。
監管的問題解決了,造船廠的污染問題又該怎么辦?聽證會后,交通部門雖然要求造船廠進行整改,但由于缺乏環保資金,該船廠僅設置了臨時的污染防治措施,時間一長,污染物還是會對漢江水域造成傷害。
于是,王剛第二次召集各部門共商對策。
“要我說干脆直接讓他們關停得了,關停了就沒有污染了。”“船廠是整個襄陽市僅存的一家具備造船資質的企業,雇用了60多名工人,關停后這些工人怎么辦?”幾輪激烈的爭論后,大家形成共識:船廠不能一關了之。
如何盤活造船廠,成了每日令王剛焦頭爛額的揪心事。
2023年初,湖北出臺措施支持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將重點在武漢、襄陽、宜昌等地布局建設綠色智能船舶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好消息如同及時雨,王剛興奮地電話邀請相關部門和造船廠負責人進行第三次協商。多方很快達成共識:造船廠以原有資質及占股份20%的方式引入一家企業,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進行投資建設,并統一搬遷至小河港的新廠區。
6月18日,記者現場看到,新船廠項目工地上工人一片忙碌,新廠房拔地而起。
“造船廠蝶變新生,工人的飯碗也保住了,這都得益于王檢察官和相關部門的費心費力?!痹S元濤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漢江流域最大的船舶制造、檢測、維修、保養基地,填補襄陽水運市場的空白。
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王剛欣慰地笑了:“這三次協商,很辛苦,但是超值!”
2 死磕燃氣隱患只為安全
宜城市檢察院檢察長石煒有時去辦公室找王剛也吃“閉門羹”!“為啥?因為王剛在辦公室根本坐不住,老是在外面跑!摸排一個線索,接到一個舉報,馬上就出發!”
公益無小事!細數幾年來王剛走過的足跡,可以說是遍布宜城的角角落落。從鄉村到城市,從菜市場到醫院,從河堤到液化氣站,王剛不停奔波,只為守護好群眾美好生活的另一面。
石煒告訴記者,從摸排線索到立案調查,從調查取證到訴前磋商,從檢察建議到現場回訪,檢察官的公益訴訟之旅往往只從一個線頭開始,而最終推動問題解決,卻要經歷繁瑣漫長且艱辛的跋涉。
2020年11月初,王剛在某社區進行公益訴訟“回頭看”時,一股刺鼻的液化氣味道引起了他的注意。順著味道尋去,他發現居民區的一間廠房里堆放著數百個廢棄液化氣瓶,且有人在作坊內用電焊切割瓶體,制成取暖爐。
“氣瓶里的液化氣清理干凈了嗎?不怕引起爆炸嗎?”作坊老板解釋說,利用回收的廢棄液化氣鋼瓶進行改裝取暖爐具,可以減少成本。
了解情況后,王剛陷入了深思。液化氣鋼瓶是易燃易爆品,即使是空罐也可能會有殘余的氣體,而且作業地點位于居民區內,一旦處置不當,很容易造成火災或引發爆炸。事關安全,馬虎不得!經調查立案后,王剛向宜城市市場監管局送達檢察建議,建議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并在轄區內開展專項檢查活動。收到建議后,宜城市市場監管局當場查封庫存的液化氣鋼瓶,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
但是,整改過程中又遇到了困難。原來,經營作坊的父子購置鋼瓶時投入了全部資金,查封后生活困難?!八麄兿M獬榉猓屗麄儼堰@批鋼瓶處理完。”
老百姓的生計與安全,如何兼顧?這個問題又縈繞在王剛心頭。為此,他再次找到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共商解決方案。
“我們與有資質的報廢處理單位溝通后,他們決定對該批液化氣鋼瓶免費處理,再交給這對父子使用。這樣既消除了安全隱患,也減輕了父子倆的經濟負擔?!币顺鞘惺袌霰O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然而,液化氣鋼瓶安全處置問題才下眉頭,液化氣鋼瓶安全運輸問題又上了王剛的心頭。 原來,順著液化氣瓶這根“藤”,他繼續對涉燃氣安全等問題進行全鏈條梳理,結果經走訪發現,轄區存在貨車運輸瓶裝液化氣、小區違建占壓燃氣管線、燃氣使用單位未安裝燃氣報警裝置等問題。
對此,王剛通過檢察建議、磋商等形式督促履職。在各方推動下,當地查處違規運輸車輛,拆除占壓燃氣管線違章建筑,督促數百家單位安裝燃氣報警裝置,燃氣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努力推動一件件小事改變,守護好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這不就是我們公益訴訟檢察官的職責和使命嗎?”王剛說。
3 醫療計量器械超期未檢整改了
出入小區被采集人臉信息、逛商場時母嬰洗手間被鎖、散步時見到河道里有堆垃圾……當我們遇到這些事情,可能只是吐槽下不便,但公益訴訟檢察官卻會想方設法努力推動解決和完善。
關心環境污染防治、關心食品藥品安全、關心英烈保護、關心美好生活的所有。落在王剛卷宗里的幾行字,往往都有現實里的數度奔波。
2023年7月的一個周末,王剛到醫院探望親友,看到這樣一幕:親友為檢測心臟功能,正背著一套24小時動態心電監護儀詢問醫護人員檢測結果。醫護人員查看完儀器后,因擔心檢測結果有誤差要求其換一臺儀器再測一次,該親友因又要連續背24小時儀器開始抱怨起來。
“醫護人員要求再次檢測,是不是醫療計量器械自身不準確導致的呢?這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職業敏感讓王剛覺得“有必要一探究竟”。經走訪一家大型民營醫院和一家公立衛生院,王剛發現,兩家醫院都存在醫療器械超期未進行強制檢定的現象。在全面查閱相關法律規定和技術規定后,宜城市檢察院依法對負有本行政區域內醫療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
“只是制發檢察建議恐怕還不夠,規范醫療器械的管理,需要多部門的協作?!彼妓髟偃鮿偩驮摪秆埲齻€部門負責人參加聽證會。經過兩個小時的聽證,各方達成共識,就規范宜城市醫療機構醫療器械的檢定和加強醫療器械管理工作,初步拿出了一套方案。
為確保聽證會成果落實落地,宜城市檢察院還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推動開展行業治理。隨后,多部門共同出臺意見,進一步規范醫療計量器具檢定,加強醫療器械管理工作協作。
多方同向發力,效果立竿見影。前不久,宜城市檢察院檢察長石煒帶領公益訴訟部門,會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開展“回頭看”發現,當地醫院、衛生院都制定了相關制度,建立了臺賬,醫療器械管理工作越來越規范化。
數據不會說謊。宜城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4月,該市38家醫療機構送檢1000多臺血壓計、心電圖儀等醫療設備,有效避免了可能因醫療計量器械讀數不準確導致誤診的風險??粗娔X上統計的報檢情況,王剛臉上的褶皺像被熨平了一般,轉身悄悄對檢察官助理王念說道:“嘿嘿,你看,公益訴訟是不是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