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計量收費,或許不遠了。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 。意見指出,要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其中特別提到了要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多扔垃圾多收費。7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南京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垃圾“計量收費”,不過一直沒有細則,未具體推進。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意見指出要全面建立覆蓋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進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和調整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完善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激勵機制。積極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方式改革,對非居民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對具備條件的居民用戶,實行計量收費和差別化收費,加快推進垃圾分類。鼓勵城鎮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市場化運營,已經形成充分競爭的環節,實行雙方協商定價。此外,還要探索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完善危險廢物處置收費機制。
美國、日本、韓國和歐盟很多成員國的許多城市,早就實行了垃圾計量收費。在日本,除了電器和大型垃圾要購買垃圾處理票付費以外,生活垃圾的收費方式有單一計量收費、超額計量收費、累計計量收費、定額收費等五種。在中國,2013年,廣州曾啟動垃圾計量收費試點,試點小區垃圾按體積計量收費,收費標準是:有物管小區按桶計費,35公斤桶收6元;無物管小區按袋計費,大袋5毛錢一個。
南京目前實施的是沒有差別化的垃圾處理收費方式,對于家庭住戶來說,每戶每月上繳5元的垃圾處理費。對于單位來說,按照單位具體人數繳費,即每人每月4元。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3年6月1日,南京新實施的《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中就提到了“按量收費”,建立價格激勵機制,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建立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引導單位和個人進行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投放。不過一直沒有細則出臺,也沒有具體推進。
南京城管局環衛部門相關人員坦言,按量收費,涉及單位和個人,是未來一個趨勢,所以當時寫進了最新的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中。但需要充分調研,聯合物價部門制定辦法,所以一直沒有具體推進。如果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指導意見,南京還要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