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綜合資訊

談檢定與校準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8-01-17 作者: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計量測試院 章曉明 瀏覽:2262

  計量和校準都是為了實現單位制的統一和量值準確,本質上就是確保計量器具和國際質量原器和國際米原器等國際標準一致,實現國際貿易的簡單便利。經研究檢定可以發現,它帶有一種計劃經濟的上下級管理思維,根據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它把國家計量基準到各等級的計量標準直到工作計量器具分成各種等級,規定了什么等級的計量標準可以傳遞什么等級的下級標準或工作計量器具,具有嚴格的等級性,上級對下級計量檢定是一種具有法官評判性的居高臨下的成分。它認為與國際米原器(此處僅以長度計量為例)的數值越接近,計量等級就越高,由此確定準確度等級,甚至根本不考慮儀器的時間穩定性。因為構成標準器的物質會隨著時間而老化,特別是現在普遍電子化的時代,電子元件的老化影響著儀器的穩定性,而穩定性恰恰是標準器最應該考慮的問題。另外,一個計量器具聲明的計量技術性能(即技術指標)就是評判合格與否的依據,一旦不符合技術指標,計量器具就不能使用,這種判斷對非強制檢定類的計量器具非常不合情理。

  而校準就完全不一樣,它是一種市場主體下買賣雙方的平等關系,一方出校準費用,另一方給予校準服務和校準數據,并且給出的校準數據的質量好壞要由一個指數來表示,這個指數就是代表校準值晃動大小的數據,專業術語就是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這個校準結果和相關的不確定度其實有一個隱含的條件,即和國際米原器的數值的一致程度。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越小,測量結果就越準確,與國際米原器的差別也越小。到這里,你就看出校準和檢定是殊途同歸的。根據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計量器具校準規范是不必規定計量器具準確度等級等技術指標的,重要的只是校準條件、校準方法和項目。甚至沒有校準規范時也可以參考論文、書籍、期刊等文章中的方法。因為沒有了被校準儀器的技術指標,所以也沒有可以判斷被校準儀器合格與否的必要。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檢定是看檢定結果數據和國際米原器的一致性,要判斷檢定結果的誤差大小,如果差距小,就代表計量器具性能好;而校準是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大小,不確定度小,那么校準結果就和國際米原器的一致性高,校準的可信度就越高,校準的價值即校準費用就越高。至于校準結果的數值與國際米原器的數值差距的大小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沒有必要二者在數值上必須絕對一致,重要的是確定校準數據和國際約定真值的絕對差距是多少,從而加以修正。當然一個穩定性好且校準結果不確定度小的計量儀器,其名義值和實際校準值的差值也一定是很小的,因為有這種技術能力的計量器具生產廠一定會把名義值和校準值標定到非常接近。到這里可以看出,被檢定或校準儀器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檢定或校準的瞬間,計量檢定或校準的結果可以和國際米原器的復現值無限接近,但若不能保證計量儀器的時間穩定性,檢定或校準的全部結果都是徒勞的。所以校準強調穩定性、重復性和復現性,并要求使用者在計量器具校準間隔之間經常開展期間核查等反映儀器穩定性的測量,而檢定對這些工作就沒有這么重視。但也不能否定國內的計量器具,由于都經過了型式評價,它在一個檢定周期內的計量性能是穩定的。

  至此我們又得到了一個檢定和校準的重要區別,即檢定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具有上下級的官民關系,評判也像法官判案一樣,并且重視檢定數據與國際米原器復現值的絕對相同,而對穩定性重視不夠;校準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校準機構和被校準機構是市場主體下的平等關系,校準是買賣雙方的市場行為,校準方只需對自己的校準結果數據負責,無需對被校準計量器具的好壞進行評判,校準費用和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大小成正比,重視校準儀器的時間穩定性。這就是本文關于檢定和校準區別的論述要點,也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關于校準和檢定區別的最新看法。

本文刊發于《中國計量》雜志2017年第12期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