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多款智慧管網產品完成了定型工作,轉入到了批產階段,這些產品涵蓋了管道定位、數據通信、管道相關參數監測三大類11個型號的設備,經過前期的小批量試制、客戶試用、生產工藝改進等多幾個階段,這些產品的技術狀態日趨成熟,進入批產階段后,在產品質量和數量上能更好的滿足經銷商和項目的需求。
截止目前,智慧管網產品創造產值破千萬,其中電子標識器生產超過5萬個,井蓋狀態監測儀2000臺,電子標識探測儀100臺,數據集中器200臺,噪聲記錄儀500臺等眾多儀器設備。
產品從設計到批產經歷了小批量試制、客戶試用、設計改進等幾個過程,在試用過程中,發現部分設備由于地下潮濕悶熱的環境,外殼防腐性能不夠,容易造成設備損壞,在設計中增加了抗腐蝕性,使得產品更加可靠。
設備在現場工作參數監測時受到外界影響,采集的數據具有不確定性,偏離誤差比較大,程序算法重新調整,剔出不確定值,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項目負責人甄玉龍介紹道,我們就是要在試用過程中暴露問題,暴露得越充分,越有利于我們解決問題。從而保證在高溫高濕的特殊環境下,設備的穩定運行。
此外,作為終端產品,203所還緊跟用戶需求,做到反應速度迅速。在內蒙燃氣項目中,使用電子標識探測儀,定位精度都在3米左右。由于燃氣公司,需要在小區內進行管道定位探測,要求定位精度在1米內。當用戶提出此種要求時,203所立即響應,馬上趕赴現場,與用戶一起了解情況,制定解決方案,小區實現了燃氣管道定位。
在鄭州熱力管網工程中,在設備檢測范圍內,管道泄露情況多有發生,噪聲記錄儀進行精準定位,時刻監測管道泄露情況,由于客戶對設備使用情況不熟悉,又緊急求助了203所,技術人員又是立馬奔赴到現場,實地教會了用戶。用戶高興地說道,你們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過去我們在供暖季就是搶險大隊,由于管道老舊,容易發生泄漏的情況,時刻待命,真是跑斷了腿?,F在這個智能設備在手,足不出戶就知道漏點在哪,你們真是辦實事??!
203所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智慧管網的研制單位之一,將航天高科技技術優勢應用于城市地下管線智慧管網項目,已經形成產品體系,為東吳、昌平、鄭州等30多個城市開展了智慧管網建設,覆蓋供水、排水、燃氣、電力等多個領域,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地下管線健康運行,承擔了城市地下管線的守護神使命。
圖為批產的智慧管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