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宣布,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此次強化督查是環境保護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行動。昨日,環保部在京召開視頻會議,對督查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同日,環保部發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 26”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及排名情況。這也是環保部首次單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新京報記者 王碩
5600人對“2 26”城開展強化督查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昨日在會上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行動以來,大氣污染惡化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各城市空氣質量同比均有所好轉。為繼續鞏固和擴大戰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將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 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據介紹,此次強化督查主要對7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企業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等。
首次發布京津冀及周邊28城空氣排名
同日,環保部還發布了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京津冀及周邊區域“2 26”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及排名。據了解,這是環保部首次單獨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并對區域內“2 26”城市空氣質量進行排名。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第1季度“2 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03μg/m3,同比上升12.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20.7%,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
據了解,“2 26”個城市均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城市間空氣質量關聯度較高,污染物相互傳輸,特別是通過高架源傳輸的污染物影響較大。今年兩會期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曾介紹,在京津冀及傳輸通道上共有1239家、2370個高架源,經過高架源排放的污染物從河北幾個小時就可以吹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