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率先建成檢測裝備產業園,湖南省‘十三五’有望再添一個千億級的新型產業集群?!?月18日,從北京參加全國質檢工作會議回到長沙不到一個星期,湖南省質監局局長歐陽彪就向省政府呈上了一份分量厚重的材料。
西方工業發達國家把檢測、原材料和生產工藝列為現代產業的三大支柱,并把檢測裝備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長沙構建檢測裝備產業園是湖南省質監局經過3個月廣泛調研后的鄭重決定。
支樹平局長在全國質檢工作會上,要求各地質監系統堅持改革先行,著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新常態下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國家質量技術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的指示,無疑給湖南省質監局的構想打上了一針強心劑。
通過對多個發達國家的了解以及對國內20余個省市的調研發現,國內檢測裝備制造企業不集中,體系不健全,90%以上的高端檢測裝備仍然依賴進口,這是差距,也是機遇。在產業規模方面,僅以檢測儀器儀表行業為例,截至2015年3季度,全國規模以上的生產企業就有3321家,實現銷售收入8186億元。而湖南就有檢測裝備生產企業159家,年銷售收入突破560億元。近年來,湖南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為代表的裝備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形成了以國防科大、南車株洲所為標志的專業研究院所,以丁榮軍、何繼善等院士為代表的相關領域專家團隊,以中聯重科、中鐵重建為引領的智能控制一體化生產企業。同時還有1.28萬件檢測裝備相關發明專利,近200家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能夠為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提供雄厚的技術支持。同時,威勝集團、長沙開元等一批上市公司,銀河天濤、天恒測控、遠大空品等一批骨干企業,長泰機器人、宇環數控等一批智能化檢測裝備研制應用企業,在技術水平、市場占有、品牌影響方面都位居全國前列,并初步形成了民用和軍用檢測儀表、線上和線下檢測設備、單體和一體的智能控制裝備等產業產品系列。
2015年10月,質檢總局在《關于支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長株潭地區“建立集研發、試制生產及產業孵化和產品集散為一體的國家科學儀器產業園”。湖南省委、省政府則在產業發展、裝備制造、園區建設、標準廠房等方面,為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如果說詳實的材料、準確的數據令產業園的構想充滿了希望,那么來自總局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無疑給這一構想增添了百倍的信心。
“建議將檢測裝備產業作為湖南省‘十三五’的基礎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培育。并將檢測裝備產業園納入‘十三五’規劃和重大項目庫,予以重點推進?!?
“建議出臺支持檢測裝備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的政策意見。結合國家產業扶持政策和湖南省的產業發展基金、湖南制造2025、135標準廠房建設等政策,在土地征用、廠房建設、稅費優惠、招商引資、創新創業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拿出有吸引力、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
“建議將檢測裝備產業園定位在長株潭地區。這是落實國務院支持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具體體現,同時長株潭地區也是湖南省裝備產業最為集中、最具優勢的地區,且長沙市在專業園區的發展上有較好基礎?!?
歐陽彪一口氣說出了深思熟慮的3個建議,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包括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在內的5位省領導親自作出批示,指示有關部門抓緊落實。
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國際公認的四大質量技術基礎,檢驗檢測還是諸多職能部門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基礎條件和技術手段,特別是質檢部門長期以來“靠技術執法,憑數據說話”,檢驗檢測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履職盡責的手段。質檢部門的標準、計量、行政許可、強制認證等眾多手段,也能夠為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提供職能和技術支撐。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檢測裝備產業作為新型業態,理應納入國家產業戰略發展體系,予以優先扶持。要盡快改變檢測裝備受制于人的落后現狀,突破國外技術的封鎖和國外產品的壟斷,盡快建立起我國具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集群發展的檢測裝備產業。
“推動發展我國檢測裝備產業,加快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新跨越,質檢部門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大有可為?!睔W陽彪充滿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