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3家眼鏡店,驗光驗出3個結果來,到底該信誰呢?”日前,市民陸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帶著上初中的兒子去配眼鏡,走了3家眼鏡店,卻給出了3個不同的驗光結果,最大的偏差達到50度。雖然心存疑慮,但也只好先配一副給兒子急用。
那天,陸先生帶著兒子去縣城亭橋路上的一家眼鏡店配近視眼鏡。經過慎重挑選,他們看中了一副價格600多元的品牌眼鏡。之后,營業員帶著小陸去驗光,驗光結果小陸左眼的近視度數為200度,右眼為175度,營業員通知他們半小時后取鏡。時間還早,父子倆便到附近的眼鏡店走走看看。在另一家眼鏡店,因為驗光是免費的,小陸決定再驗一次光,結果驗得左眼近視度數為250度,右眼為200度。兩家眼鏡店的驗光結果竟相差那么大,陸先生覺得可能是某家眼鏡店或某個環節出了問題。父子倆決定去第三家眼鏡店看看,沒想到第三家眼鏡店的驗光結果是小陸雙眼的近視度數均為200度??粗?個不同的驗光結果,陸先生不知如何是好,無奈眼鏡已經配好,只好讓兒子先戴著應應急。
為什么3家眼鏡店驗光會得出3種不同的結果呢?縣一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孫小林告訴記者,成人和兒童的眼睛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因此驗光出現25度以內的差異是正常的。像小陸這種情況,應以感覺最舒適為配鏡標準。去眼鏡店驗光配鏡,首先要看他們是否真正按照電腦驗光和人工驗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電腦或人工插片驗光的誤差范圍一般均在25度以內。同時消費者可查看眼鏡店有無經過強制檢定的驗光配鏡設備,包括焦度計、電腦驗光機、驗光鏡片箱和瞳距儀以及各種加工設備,有無專用的驗光室,驗光師是否具備職資證等。孫小林提醒,首次配鏡時,患者最好到正規醫院驗光,以得出較為準確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