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加油站加過油的朋友都會注意到,在任何一個加油站都會有“禁止使用手機”警示標語。如果你在加油站內使用手機,就會立即遭到工作人員的制止。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油站、加氣站里接打手機會引起爆炸,但究其所以然,卻很少有人明白。那么加油站、加氣站里為什么要禁止打手機呢?這種規定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在加油站、加氣站中使用手機引發爆炸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有實例為證的。河南日報在2002年7月23日就曾報道過一起發生在征收的加油站爆炸事故,其事故調查原因,就是由于司機在工作人員給機動車加油工程中,在油槍附近使用手機。2006年在滬舉行的國際引爆工業研討會上,上海首次引進了由我國科技人員研發的鋁合金蜂窩狀防爆材料為主體的HAN阻隔防爆技術。此項技術可在儲油罐邊出現手機電磁波或燃其明火時,該材料能在靜電浪涌或火焰燃起的一瞬間可立即阻隔火焰傳播和能量的瞬間釋放,防止爆炸。然而,即使在這種技術上還是要求禁止使用手機。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加油站、加氣站等場所都通過了禁止使用移動通訊工具的條款。
手機作為一種無線電通訊工具,無線電發射機發射出的無線電波可以使接受無線電的天線感應射頻電流。感應生成的射頻電流在金屬導體間環流,在倒替接觸不良或者有銹蝕時,就會產生射頻火花。在加油站和加氣站中,汽油的濃度較高,尤其是在溫度較高的夏天,汽油揮發速度快,在加油站、加氣站、地下油罐、氣罐、通氣管以及瀉油口附近的三米范圍之內的防爆區充滿了甲烷和空氣的混合氣。這種油蒸氣的濃度在1.7%至7.2%范圍內,若遇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在此情況下,射頻火花只要持續一微妙以下,能量大于6毫瓦時,就會引爆混合氣,引發爆炸,導致災害的發生。誠然,加油站、加氣站里所有電器物品都必須具備防火防爆的功能,甚至包括電燈,然而目前市面所有出售的手機本身并不具備防爆功能。當加油機、加氣站通過油槍向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油箱注加汽油時,機動車本身的空油箱內的空油箱內的油汽便向外飄散,而新注入的汽油也向空中揮發,同時存在油氣罐及天然氣管道泄露問題,使加油的車輛、油槍附近油汽密度驟增,很容易達到易爆限度。此外,隨著對移動電話通訊質量的要求提高。使通訊信號清晰,現在移動電話所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這導致其發射功率加強,對加油站、加氣站構成的威脅也越來越厲害。
對于手機發射功率,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GSM協議規定,手機發射功率是由基站控制?;就ㄟ^下行SACCH信道,發出命令控制手機的發射功率級別,每個功率級別差2dB, GSM900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級別是5(33dBm),最小發射功率級別是19(5dBm),DCS1800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級別是0(30dBm),最小發射功率級別是15(0dBm)。因此,在手機遠離基站,或者處于無線陰影區時,基站可以命令手機發出較大功率,直至33 dBm(GSM900),以克服遠距離傳輸或建筑物遮擋所造成的信號損耗。如果手機離基站很近,且無任何遮擋物時,基站可以手機發出較小功率,直至5 dBm(GSM900),以減少手機對其他設備的干擾。由此不難看出,我們通常使用的GSM手機發出的最小功率為5 dBm(GSM900),約為3.2mW,最大功率33 dBm(GSM900),約為2W,這個信號是巨大的。因為在前面我們已經了解在油蒸氣濃度在(.7%?7.2%)范圍內射頻火花只要在能量大于6mW時持續1微秒以上就能引爆混合氣。而媒體大肆宣傳的PHS手機(小靈通)的平均功率也達到10mW,也是遠大于極限引爆功率的。
除了手機的發射功率外,由于現在加油站、加氣站所使用的加油機、加氣站都普遍采用電腦控制,手機等移動通訊工具的高強度信號與電腦設備會產生感應,瞬間產生的電子摩擦。點燃油蒸氣所需的電流很小,手機等移動通訊工具在工作狀態下產生的靜電流完全可以達到界限。還有一些手機內部線路短路或老化,可可能自己產生火花,危險性更大。在陰濕、大霧天氣,空氣的流通性差,油氣密度會較之平常更高,接打手機引爆的可能性會更大。這也解釋了加油站、加氣站在電閃雷鳴的暴雨天氣停止加油的做法了。
在加油站、加氣站里使用手機的影響大到引起爆炸,引發嚴重的人身安全災難,小也會造成加油機、加氣站的計量不準,關乎切身的經濟利益。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楊東凱教授,手機的上下行雙頻工作原理,使得手機無論是否在使用中,都必須與基站不斷聯系保持注冊,以保障手機在網絡中正常運行。一旦有來電,基站就會發出一個指令通知機主接聽電話,而打電話就是向基站發出撥打請求,在手機接受或發出信號產生振鈴的一瞬間,手機產生一系列頻率很高的不規則諧波。這種諧波對電子設備產生極大的干擾,影響對加油機、加氣機內部的電腦控制計量器,擾亂計數器的信息傳輸,造成計量不準。同樣的道理,在醫院,手機所發出的電磁波也會影響到心臟起播器、助聽器等一類精密儀器,導致醫生診治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