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姐懷孕之后,為了生個聰明的孩子,便和丈夫購買了許多胎教磁帶。她每天把傳聲器放在腹部,讓胎兒聽1小時音樂,滿以為生出的孩子一定聰明可愛。誰知孩子兩歲多了仍不會說話,一查竟是耳聾。經確診,孩子的耳蝸及聽覺神經遭到嚴重破壞,難以治好。
美國科學家實驗發現,外界聲音的基本音節能全部傳入子宮,胎兒能清晰地聽到3米外人們的講話聲、開門聲和小車通過的聲音,其所感受的聲音只比外界低25-30分貝。構成胎兒內耳一部分的耳蝸從孕婦妊娠第20周起開始發育,其成熟過程在嬰兒出生后30多天內仍在繼續進行。由于胎兒的耳蝸正處于發育階段,極易遭受噪聲損害,對2000赫茲以上的高音尤為敏感,所以胎教磁帶中若出現2000赫茲以上高音時,必將損害胎兒的聽力。
我國有關部門對市面上出售的胎教音樂磁帶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發現,音頻超過2000赫茲的不合格胎教磁帶大量存在。有的磁帶盒上標明音頻范圍是500-2000赫茲,但實際檢測結果音頻最高者竟達4000-5000赫茲。用這樣不合規格的產品進行胎教,對胎兒聽力造成的損害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