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戶村民公然竊電 (2006-03-10)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廈門晚報
瀏覽:1529
在同安區西柯鎮潘涂村、丙洲村,竊電問題觸目驚心。集美供電分局的葉志明副局長說:2001年潘涂村開始竊電,很快蔓延到整個村莊。2005年7月的用電量實測數據顯示,電力部門每賣出100度電,只能收回20度的電費,如此大的反差,可以說是全國罕見。
讓專案組吃驚的是,在一次巡查中,他們竟然發現:潘涂村在組織修建村里的水泥路時,竟然也是采用私接外線的方法解決施工用電問題!集體都在竊電,也難怪村民竊電!
竊電的不法分子采取的竊電手法從偷改電表到私接外線,至少有8種竊電手法。在潘涂村,許多村民都知道竊電的方法。一些小學生對于竊電也習以為常,放學回家,只要把電表上的電線一拉,成了他們每日的“功課”。
“沒錢人竊電,有錢人也竊電!”近兩年,潘涂村竊電已經發展到明目張膽的地步。在整治工作展開前,記者看到:在電力部門設置的架空導線上,十分顯目地搭上了一根根的彩色電線,這些都是竊電的導線。竊電導線的一端做成了一個“n”型,剝掉絕緣皮后,竊電者用竹竿之類的東西把竊電導線直接掛在裸露的架空線上。
電力人員介紹說:被竊電的線路是一路三相電線路,電壓有380伏??膳碌氖?,竊電戶的竊電導線有一部分是直接布置在地表上的。這里是村中的一塊空地,周圍就是一座座的民居,如此竊電簡直是不要命。
有一戶人家共有10臺空調3臺電腦及各種家電,但這戶人家使用的電表卻是普通的20A電表,明顯無法負載。這戶人家就是靠接外線竊電支撐這些電器運作的!電力部門測算,要支持這些電器的正常運轉,起碼要安裝40A以上的電表。
竊電的導線綿延數公里
生活用電偷,生產用電也用偷的!在一次巡查中,專案組就發現:為了竊電供養殖場用電,偷電的導線竟綿延了三四公里!
專案組循線追查,發現竊電導線順著電線桿下了地后,在經過路面時,用土掩蓋,隨后鉆進了一片樹林中。在樹林里,這些竊電導線沒有再入地,而是隱藏在雜草叢中。電力人員說:這條竊電線路接的是三相電,一旦這些線路有任何的破損,有人經過踩到時,380伏的電壓足以致命!電力人員在樹林里還發現了兩個刀閘,這是竊電者用來控制供電線路的。有的刀閘也是沒有任何保護地放置在草叢中,十分危險。
竊電導線出了小樹林,就變得明目張膽起來!他們時而依附在電力部門設置的電線桿上,時而就直接用樹根竹竿當作電線桿。在一處電力部門立的電線水泥柱上,風景十分“獨特”:最高處是電力部門的供電導線,下一層則是竊電分子牽引來的竊電導線,因為竊電者不止一戶,所以竊電導線密密麻麻,顯得反而比電力部門的供電線路還繁雜。借路的竊電導線密密匝匝地將水泥柱包住,十分刺眼。電力人員還在一根石柱上發現了一只舊鞋,據判斷:這是竊電者既要借路石柱,又怕石柱棱角分明,導線容易發生破損斷線,因此竟用只破鞋作為絕緣體使用。
竊電者沿途設置了不少的刀閘開關,電力人員判斷說:竊電者統一竊電后,沿途又根據需要進行了分接,誰需要用電誰就拉上刀閘。電力人員循線一路追蹤,發現盜電線路最終都延伸到了村邊的5個養殖場內,竊電線路延伸了約有三四公里長!據判斷,被竊電源主要被用在養殖場的增氧機等設備上。
你們一查,我們的電燈就亮了
由于竊電猖獗,村里電壓極不穩定,林先生家買了臺一匹的空調,竟然啟動不起來。整治后,連家里的日光燈都亮堂起來了。從去年開始的整治工作立竿見影,經電力部門統計,在整治前一個月,潘涂村電表顯示的用電量還只有10萬多度,查處的第二個月,這個數字就飚升到了100萬多度!
去年,在同安公安分局的大力配合下,集美供電分局會同同安區潘涂邊防派出所、公證處、技術監督局、計量中心、同安供電局等部門抽調30多人,從10月31日正式開展反竊電專項工作,同時成立反竊電專案組。
“只要我們進村檢查,每次都不會落空!”專案組成員葉清山說。專案組4次進村,已查處254戶竊電戶。到2006年2月16日,僅西柯鎮潘涂村和丙洲村,已經處理竊電的128戶,補收電量31.4萬千瓦時。補收電費14.7萬元,違約金36.8萬元,合計51.5萬元。
同時,電力部門也加大了普法宣傳,讓中小學生帶著法規回家。另外,逐步將破損的表箱改成堅固厚實的鐵殼表箱,將一些裸導線改換成絕緣導線。電力設備的老化破損常常給竊電制造機會。
改電表繞線圈猖獗
竊電手法五花八門
村民竊電的手法五花八門,最常見的是從電能計量的基本原理入手,改變電表本身的結構性能,使電表慢轉、停轉甚至反轉。
反竊電專案組在調查中發現,有的請人改造電表線圈,有的人為設置障礙阻止電表轉動,有的改接線路,有的干脆將表箱和電表的玻璃敲碎改變電表讀數,有的線路“上天入地”,還有一些竊電戶甚至直接采取私拉亂接、無表用電等更加明目張膽的竊電行為。不過,反竊電專案組介紹說,無論什么手法,查起來都很容易。
偷電“催生”新行當
大多數村民竊電,打的一般都是電表的主意。竊電的人多了,竟催生出了一種專門“改電表”的新行當。
陳國欣是潘涂村村民,學過電工。他平時靠討海為生,后來,有人請他幫忙“改電表”,讓電表走慢點。陳國欣每改動一個電表,收費100元左右。他至今已改了21個電表。
和陳國欣一樣,新民鎮禾山村人康建南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多年的電工經驗,讓他竟然“摸索”出一套讓電表變慢的方法。2003年夏天,康建南第一次幫別人改電表。他驚喜地發現:經過改動,電表的速度慢了一半以上,康建南也因此拿到了200元的酬勞??到现饾u有了名氣,有養殖戶找他改電表,酬金更高,達到350元左右。
到2004年5月,警方抓獲康建南時,康建南已經替本鎮五十多戶村民改過了電表,非法所得1萬多元;而由于他調慢了電表的運轉速度,竊取電能的價值高達人民幣12萬多元。
康建南已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1萬元,還得退9萬元給同安電力公司。
林呆雖然只改自己的電表,也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兩個月,他在幾個月內為自己“省”了1萬3千元電費。
據了解,僅2005年,同安就查處了265戶竊電戶,涉及的竊電金額有57萬多元,有6人因此被判刑。警方目前正在繼續追查私改電表的人。警方表示:他們手里還掌握了數名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