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簧秤為什么缺斤短兩 專家解釋有兩種可能 (2005-06-2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競報
瀏覽:1827
彈簧秤墊塑料 就能“缺斤短兩”?
“買菜時明明看到菜市場菜販的彈簧秤已經歸零,沒動手腳,可找到‘公平秤’一稱一斤居然能少出二兩去……”一位熱心讀者給本報發來電子郵件稱,她發現只要彈簧秤的支撐面墊上地毯或塑料泡沫這樣的“軟物”,不管是稱人還是稱物都會立刻加重分量。
“軟墊”彈簧秤
一斤只等于八兩
為了驗證“軟墊加重”理論的真實性,記者做了兩個試驗。首先找到菜市場常用的8公斤圓盤彈簧秤,稱自重一斤左右的物體,發現將其放在平整地面與放在塑料泡沫上,結果相差2兩左右。而使用家用彈簧秤給重50公斤的人測量體重,秤在地毯上顯示的結果為51.5公斤左右,而在水泥地面則顯示50公斤整。
專家猜測
兩種可能導致“增重”
“秤不準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不改變其內部結構,只是在它的底部墊上軟物就能改變測量結果,應該是由其歸零不統一和彈簧長度變化導致的?!北本┕I大學數理學院物理系的張妍向記者推測了兩種彈簧秤“增重”的原因。一是因為接觸面不同導致歸零不準:由于彈簧秤的支撐面在松軟平面上,秤體本身并沒有實質接觸硬面,此時歸零的零點與彈簧秤在硬面歸零的零點不同。當有重物上壓時,秤體被重物壓至與地面接觸,零點值也就從軟面轉化到了硬面,稱出的重量自然會有偏差。二是因為倔強系數的改變導致稱重偏差:在秤體下加置松軟物體,某種意義上加大了彈簧的長度,而改變了“整體彈簧”的倔強系數。根據胡克定律,物體重量等于倔強系數乘以形變量,在物體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倔強系數的變化,形變量隨之產生變化,而彈簧秤的指數直接反映形變量大小,即產生了稱重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