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的自述 (2005-05-2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大連日報
瀏覽:1761
我的名字叫秤。字典上對我的描述精確而簡單: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我的成長歷史可謂淵遠流長,我的家族也日漸興隆……
我陪著人類走過那么多的風風雨雨,因此人們描述我的語言也不少,什么“百姓心里有桿秤”呀,什么“秤平斗滿”呀,什么“常吃西瓜眼成秤”呀,真是數不勝數。不過據我分析,不管是雅的、俗的,都代表了人們心中的一種渴望:那就是在各種社會活動、尤其是經濟活動中,要遵循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不過,近十多年來出現了一些給我“光輝”形象抹黑的字眼,像“黑心秤”呀、“虧心秤”呀,“宰秤”呀。說實在的,聽到這些詞兒,我很不自在。當然,有時候我更感到一種委屈。
最盼望??自己越來越公平
其實,在經濟活動中擔當重要角色的我,并不是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早在1986年,國家就正式實施了《計量法》,而相關的配套法律法規就近十部,對定量包裝商品、零售商品的計量都有了明確的規定。2002年,又頒布了《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包括彈簧秤在內的一些計量器具已經淘汰并禁止使用,賣肉要用電子秤,一般商品要用案秤、臺秤,而且必須要定期進行強制檢定,以保證我的精確度。
當人們遵守國家相關規定、能夠正確使用我的時候,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市質監局甘井子分局執法人員日前對金三角糧食交易市場的計量進行了隨機抽查,結果發現這里業戶所使用的秤不僅符合規定,而且都按規定進行了定期強檢,在我的身上貼上了檢驗合格的標志??粗鴪谭ㄈ藛T滿意的評價,我也覺得十分欣慰.
最氣憤??不法商家使歪秤
當看到少數不法者用我踐踏交易的公平、公正原則時,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就說定量包裝商品吧,有的商場、超市對散裝食品進行定量包裝的時候,故意調秤,結果實際重量和標注的重量相差很多。
最讓我氣憤的現象還是在飯店里。在大連的飯店里,能夠嚴格執行計量規定的,可不算很多呀。按規定,飯店應該向消費者明示菜的凈含量,但許多飯店在制作菜牌的時候,根本沒有標注?,F在,許多飯店還流行不用菜牌??現看現點,這表面上是方便消費者,其實是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消費者現在能忍,我可忍不住了,別再往我身上抹黑了。日前,大連市質監局中山分局就對轄區火鍋店、烤肉店進行了計量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菜牌未標注凈含量的商家,執法人員當即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對標注量與實際量不符的商家,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辦案程序,依法進行處理;甘井子分局等也將開展專項檢查。對此,我拍手稱快,也希望多曝曝不法商家的光,讓他們在消費者面前丟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