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綜合資訊

清代老宅險遭殃 一戶一表進院 (2005-05-08)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572
北京市東城區黃米胡同9號院原是清朝皇族、河道總督兼大學士完顏麟慶的宅子,是北京市挺有名的一處老宅院。昨天中午12點半,住戶管先生回家時發現,大院門外的石板被幾名身穿統一制服的工人挖起兩塊,工人們還要一直挖進門道。在國家博物館上班的管先生非常著急,急忙求助報社,記者隨即趕往現場。   完顏麟慶的宅院建于1840年前后,是一個三進的套院,現在分別成了黃米胡同5、7、9號院,現為社科院和文物局的宿舍。胡同4月至5月正在進行自來水管道改造一戶一表工程。記者看到,5、7、9號院西墻上都有一塊東城區政府1986年6月設立的石牌,表明這處“舊宅院”是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管先生告訴記者,他中午一回家妻子就著急地說,工人要在大門口挖溝,她上前制止,沒管用。他立即趕到院外,找到一名負責人,苦口婆心陳述了破壞文物的利害關系。工人們表示,他們只能按照圖紙施工,這件事還要聽領導的意見。管先生夫婦為此非常著急,分頭求助于報社和東城文管所。   管先生說,這個院子前后住過好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廣亮式的院門分兩進,門道除了石板,下面還有三合土,地基很深,從這里挖溝非常費工。而老水表和胡同只有一墻之隔,為什么不在那里進行改造呢?昨天下午,施工人員停止了挖掘,記者看到,兩塊被翻起的石板,一塊已經斷成兩截。   東城文管所李所長告訴記者,得知消息他們立即趕到了黃米胡同,發現按照施工圖紙,工人將刨開9號院門道的大青石,還要設井,到時被翻掘的文物將無法復原,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便立即堅決制止了施工,并要求立即恢復原位。施工方立即進行了糾正,表示將另找施工方案。   景山街道美術館社區居委會的聞書記說,為改變老城區水表老化、水表滴漏嚴重的現象,市政府為60萬戶老城居民進行水表改造,是件讓老百姓舒心的大好事。但是老城區歷史遺跡也較多,尤其東城區,保存較好的人文景觀、古跡老宅比較多,而水表改造是一次全市大規模的改造行動,如果改造前能來現場勘察一下就好了,建議有關部門介入協調,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管先生告訴記者,他明顯感覺到急需提高施工工人文物保護的意識,而且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就應征求文物單位的意見,而不是在事情發生后,由文物部門出面制止。北京的文物挺多,施工工程也越來越多,希望能夠加強施工工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更好地將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好。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