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價器蒙上蓋頭不讓人看 公用電話“最低消費”1元?(2005-04-14)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沈陽晚報
瀏覽:1795
“我經常到沈陽出差,經常在北站打公用電話時都會受一肚子氣,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車站附近想找個合理收費的公用電話亭怎么這么難?”一封外地讀者的來信引起了記者的關注。4月11日,記者決定以外地人的身份對張女士反映的情況進行暗訪。
記者暗訪:計價器遮羞為哪般
當日,記者來到沈陽北站,結果發現這里的公用電話亭、候車室里的電話計價器大多被蒙上了“蓋頭”。記者詢問看守電話的業主,“為何打電話不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計價器上的顯示價格?”女業主翻著眼睛瞅著記者,“這么多事兒,上別的地方打去!”記者找了一圈,幾乎都遭到了冷遇,對方見記者提出質疑,不但沒對計價器“遮羞”的原因做任何解釋,反倒都拒絕讓記者這樣“多事的人”打電話。竟設最低消費
在售票室旁一家旅社的大堂里,記者終于找到了一家計價器沒有被蒙上的電話超市。記者打了一個簡短的市內電話,通話持續了30多秒,顯示器只顯示了時間,但沒有顯示金額,可收費人員卻要收記者1元錢。記者問其原因,對方回答是“最低消費”。記者表示質疑,這時,收費者竟放寬了“制度”,“那你把剩下的錢打完吧”。記者表示不解,電話已經打完了,卻被要求接著打,難道是為了把多收的錢補上以示“公平”?見記者不認可,收費人員只好退給記者5毛錢,便不再理睬。
據讀者張女士的來信介紹,這種情況她在半個月前就遇到過。電話打了半分鐘,卻收她6角錢,她要求看計價器,對方卻說“已經消掉了”,爭執了一陣,對方又退還了3角。張女士信中稱,“車站一帶計價器幾乎全用紙蒙上了,打完了都多收錢,有些外地人著急趕車也很少有人提出質疑。我在那兒呆了一會就見他們向好幾個外地旅客要最低消費,這是專騙外地人的呀。我們不在乎多交幾角錢,可這事太讓人生氣,同時也影響外地人對沈陽的良好印象,北站客流量那么大,一年下來他們得多扣多少不合理的電話費啊……”
物價部門:不合理,應據理投訴
沈陽市物價局收費處一位工作人員接到記者的反映后表示,此種收費是不合理的。但由于沒有對方亂收費的證據,一般給物價稽查部門的查處工作帶來難度。他建議,消費者如遇此類情況,應向其索要收據,要求對方寫上實收費用,如“電話費一元”,然后可據此向物價局舉報中心進行舉報或到檢查所投訴,物價稽查人員會立即到現場對不合理收費行為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