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房產測量單位近半沒資質 (2004-11-1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揚子晚報
瀏覽:1995
花畢生積蓄買套房子,老百姓就怕碰上房產面積“縮水”的“窩心事”。省測繪局測繪市場管理中心不久前的專項檢查發現,大家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檢查結果顯示,房產面積由“不夠格”的單位量出來的現象很多,在縣市一級,甚至占到了近一半的比例。
江蘇省測繪市場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全省一共有446家持證測繪單位,其中具備房產測繪資質的單位有109家。但是近來他們發現在市場上從事房產測繪的遠遠不止這109家單位。發現問題后,中心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到全省各地檢查,發現南京市等省轄市的測繪市場還算比較規范,但是縣(市)級以下的房產測繪市場問題比較多,“無資質”、“借資質”、“超資質”測繪的現象大量存在。一些機構不具備基本的人員、設備和技術條件,“兩個人,一把尺”,就堂而皇之地大包大攬當地的房產測繪業務。某市下屬的四個縣(市)業務量最大的幾個房產測繪機構都是掛靠在省轄市某房產測繪機構下“借資質”做生意的。他們發現,這些沒有資質的房產測繪單位在市場上的“生意”量卻不一定少?!安粔蚋瘛钡臏y繪機構,往往缺乏必要的設備和技術人員的準入條件,因為技術原因和人為因素導致房產面積縮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省測繪局有關部門近幾個月對我省蘇南蘇北8個市較大的房產項目抽查發現,有資質的房產測繪機構的測繪結果都比較準確,基本沒有出入。另外,記者了解到,到質監單位要求對自己購買的商品房面積進行鑒定、檢驗的市民很多。但是絕大多數市民咨詢過以后,只能作罷。質監單位告訴記者,市民多數是就自己的一套住房要求他們檢測,但是因為住房面積里面包含公攤面積,一般有出入的也主要是公攤面積部分。這樣,為檢測一套房子的面積,就必須要測量整棟樓宇,還有整個小區的公攤部分的大量數據。房產面積昂貴的“復秤”成本,一般市民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