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品回收缺斤短兩竟成行規 市民無可奈何 (2004-09-1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3053
近日不少讀者投訴,他們在賣廢品時發現,短斤少兩行為大有在廢品回收行業擴散為“行規”之勢。
經調查,記者驚奇地發現,對于廢品回收短斤少兩,很多消費者已經“習以為常”。“廢品回收短斤少兩這算是公開的秘密了”,住荔灣區的王小姐不以為然地說。
市民:知道也無奈或無所謂
家住東山的彭阿姨告訴記者,有一次賣報紙之前,彭阿姨自己先稱了稱報紙,19.5公斤。收購廢品的小老板上門之后,稱出來的重量為12.5公斤。彭阿姨想到廢品放在家里也是礙事,賣掉本來也就不是圖錢而只圖方便,所以明知吃虧,也只好賣給這些人了。
記者發現,雖然大部分處理過廢品的人都經歷過這種“短斤少兩”的事情,但甚少有人會去“投訴”。
監管部門:桿秤禁用卻難監管
針對這種問題,有關計量監管部門告訴記者,現在使用桿秤均屬非法,而且市面上的桿秤也都是非法的地下作坊生產的,一般生產出來就是“七兩秤”、“八兩秤”,若再加上收買佬故意扣秤,自然會短斤缺兩。
而對此,監管部門表示,計量監管的領域太廣,廢品收購中的情況也就無暇兼顧。此外,行政許可法也明確將計量器具的檢定列入行政許可,必須由企業、商戶自動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