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綜合資訊

眼鏡行業暴利以倍數計算 鏡架進價10元賣價100 (2004-09-09)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哈爾濱日報 瀏覽:2360
上世紀80年代,十幾元錢就可以配一副眼鏡??不過那時哈市眼鏡店很少,從配鏡到取鏡要等很久,原哈爾濱大明眼鏡店經理王濱德告訴記者,那時顧客往往要等上一個多月才能取鏡。   20年后的今天,花費300至400元配一副眼鏡已很平常,花費上千元配一副眼鏡也不稀奇。配鏡“立等可取”的街頭眼鏡店數量越來越多。   據經濟學家說,凡是人們爭相參與的投資,其利潤一定相當可觀。2003年末,有媒體“評選”“2003中國十大暴利行業”,眼鏡行業位居第六,理由是:“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評選者稱眼鏡的成本價不到售價的10%,眼鏡行業的利潤是以“倍”來計算的。   批發零售差價巨大   道里區一家眼鏡店的售貨員介紹,其店里的鏡片有國產的,也有從日本、德國進口的。國產鏡片產地在上海、深圳、廣州,價格從10多元至幾百元不等;而“進口的”鏡片要相對貴一些,最便宜的也要300元左右,貴的則上千元。無論什么牌子的鈦合金鏡架,價格至少在400元左右,而純鈦合金鏡架則超過了1500元。因為這家店里經營的鏡片、鏡架品牌繁多,記者特意留心了一款日本豪雅(hoya)折光率為1.56的普通級加硬加膜樹脂鏡片,其零售價格為800元左右。   據知情者透露,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鏡片的折光率有4種,分別為1.49、1.56、1.61和1.67。折光率越高質量越好,折光率為1.49的鏡片在市場上已很少見到。日本豪雅(hoya)1.56折光率的鉆石級加硬防花樹脂鏡片,批發價為98元,豪雅(hoya)折光率1.61的加硬超薄多層防塵膜樹脂鏡片批發價為466元。鈦合金鏡架,一般在幾十元到百元上下;真正的“純鈦”鏡架市場上很少,如果有每副也不超過800元?!盎旧稀悴睢褪沁@樣(巨大)!”知情者說。   品牌眾多爭相打折   在眼鏡店最密集的學府路,擁有眾多品牌的各眼鏡店間幾乎沒有相同的品牌。眼鏡店外大多貼著“鏡片、鏡架打折”的告示。標價為400元的鏡架打折后價格為200元;一副標價為160元的鏡片打折后為80元。配這樣一副眼鏡應該是280元,記者問店員能不能再便宜點,一位操著濃重南方口音的店員說:“200元錢吧,不能再少了?!币妴栒咿D身要走,他連忙又說:“誠心買不?80元給你怎么樣?”   為何這樣廉價?知情人告訴記者,目前哈市各家眼鏡店總共經銷大約1000多種國產和“進口”品牌鏡片、鏡架。這些鏡片、鏡架很多出自產品價格較低的“眼鏡之鄉”江蘇丹陽(記者把電話打到江蘇丹陽最大的一家眼鏡廠,證實了這一消息),其他產地有北京、沈陽以及珠江三角洲。在哈市市場上幾乎沒有真正進口的鏡片、鏡架。和進口沾點兒邊兒的,是有些鏡片的原材料毛坯來自國外,但卻是在國內加工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各眼鏡店的許多品牌鏡片、鏡架,包括一些所謂的‘進口’品牌,其實都是國內同一家眼鏡廠的同種產品,只不過按照買方要求貼上了不同標簽。”   層層轉手價格抬高   眼鏡店為什么可以如此打折?打折后的眼鏡還會有利潤嗎?據業內人士介紹,很多品牌的眼鏡在出廠前就由生產部門賣給了本廠的銷售科,銷售科買斷全權代理后再賣給批發商。為了減少風險,廠家一般不將產品直接出售給眼鏡店,而要經過幾層批發商轉手,每轉手一次就要加上20%左右的利潤,而最高價格出現在最終環節的零售店。從出廠價格到零售店出售價格,最高的毛利潤可以超過400%。   在哈市眼鏡批發市場北苑商城,一位經營者告訴記者,鏡片批發,普通鏡片每副10多元就可以成交,上檔次的鏡片就貴一些,批發價要在30元左右。這里“上檔次”的,指的是可以在眼鏡店里賣到100元以上的鏡片。經營者說,我市較大的眼鏡連鎖店,都常年從這里進貨。   除了各層批發商、零售商外,還有許許多多“看不見的手”?!拔覀兊纳庖膊缓米?!”一個承包配鏡中心的南方人告訴記者,“看起來利潤高,其實各方面‘伸手’的費用太大,去年我們就賠了?!?   不透明導致高利潤   在省醫院,一位眼科專家告訴記者,當前哈市市場上的眼鏡銷售確實存在暴利現象,“一個進價10多元的鏡架現在可以賣到100多元,一副幾十元的鏡片可以賣到幾百元,這不正常。由于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區別眼鏡質量的好壞,因此一些眼鏡店便熱衷于經營與其他眼鏡店不同品牌的眼鏡,缺乏可比性,便于商家獲取高額利潤?!彼€告訴記者,人們在選擇眼鏡時,都希望買到性能好的優質產品,一些眼鏡店便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打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幌子,故意抬高價格,標榜自己的眼鏡才是質量最好的,使許多消費者不知不覺中又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大小眼鏡店已有數百家,經營眼鏡品牌上千種,眼鏡價格卻始終處于不透明狀態,眼鏡行業沒有受制于市場競爭帶來的價格調節規律,一直沒有進入微利階段。市物價局價格處一位人士對記者說,眼鏡屬于市場調節價格商品,其價格受市場供需關系影響,“一定時期內某些商品可能存在價格不合理的現象,但它不受物價部門監管,只能交給市場自己去慢慢調節?!?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閱雜志 訂閱雜志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av电影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