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帶著彌足珍貴的月球“土特產”回來了!試驗隊中航天一院102所的隊員第一時間在朱日和機場圓滿完成嫦娥五號外形輪廓現場測量任務,順利拿到第一手數據。
?。▓D片來源:中國航天報)
接“五姑娘”平安回家
(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此次回收隊伍中102所承擔了唯一一個外場測試單元任務,任務目的在于驗證飛行器攜帶返回艙長期飛行狀態后,返回器在大氣層進行兩次再入飛行狀態下的外形燒蝕狀態測量。與2014年不同的是,本次嫦娥返回器經由地月軌道長時間在軌飛行,并經過在太空中與上升器的握手對接,嫦娥返回器整體結構將呈現出新的變化。
在外形輪廓測量領域,102所憑借多年光測技術研發積淀,開發了以投影光柵掃描技術、激光雷達技術、結構光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多款產品,為型號跨尺度零件精密測量提供了技術支撐。102所設計研發的激光掃描儀,基于線結構光測量原理,主要用于復雜結構輪廓特征的現場測量。能夠以非接觸形式,對燒蝕主要區域進行快速點云數據提取,為后續燒蝕區域模型比對提供完整的原始數據支撐。較2014年,設備進行了產品升級,采用多組激光線路并行數據提取,并擴大了單幅圖像測試范圍,大大提高了測試效率和測量精度。
測量現場環境溫度在零下20度左右,為確保在惡劣條件下設備作業可靠性,測試設備經過極端條件下的老練試驗和重復性試驗,并對掃描儀整體測量系統進行野外模擬工作,驗證了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確保測試數據準確、可靠。本次測量數據客觀、完整,對后續進行三維模型比較提供了基本數據保障,也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
航天一院102所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長熱力一級計量站、國家運載火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探月工程任務中,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積極履行國防一級計量站職責,緊密圍繞工程任務需要,深入研究型號研制過程中不可檢、不可測、測不準等難題,把握分析計量測試問題,積極開展計量技術攻關。先后解決了液體火箭發動機噴注器環小孔、低溫校準、慣組姿態測量等多項工程任務計量難題,為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圓滿成功提供了計量技術支撐,為推動航天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